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EP3 與你相遇唭哩岸

EP3 與你相遇唭哩岸

凱達格蘭文化館【雷公子宅家聽展覽】

2021/08/11 | 00:04:07 | Firstory #history




Play Episode



內容描述


 關於「北投」這個地名,在西班牙及荷蘭文獻中,記載為「Kipatauw」
北頭、八頭、八投,都是Patauw的閩系譯音
策展團隊今年4月田野調查時,訪問到北投長老自立教會的凱達格蘭族耆老潘慧安先生
他指出「Patauw」的發音是「pantauw」不是「女巫」,是「給人治病的人」
 
根據西班牙傳教士Jacinto Esquivel在1632年〈關於艾爾摩莎島情況的報告〉的記載
北投社位於丘陵下,包括八、九個村社,並且蘊藏大量的硫礦
使得當地住民比起其他地區的原住民還富有,並擁有大片的平原土地
當時漢人和原住民間已有買賣硫磺的行為硫磺開採後
原住民用船隻(艋舺)運出硫磺土,賣予華商,交換花布、飾品、錢幣等物品
 
而距離北投車站不遠的唭哩岸,也是凱達格蘭族語音譯而來
在荷蘭時期的《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中
唭哩岸地區被標名為 Kirananna,他們是平埔族群凱達格蘭族的一支「唭里岸番社」
而Kirananna(或Ki-irigan)原意是「海灣」的意思
也因為地理位置形似海灣,人和船都容易上岸
到漢人大量來屯墾時,曾造就有「臺北第一街」的熱鬧景況
當然也加速了凱達格蘭族的土地流失與漢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