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良經歷了一個太極拳大師輩出又新舊交替的時代。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北京城極具聲望與功力的太極拳明師,他幾乎都跟從學習過。更為難得的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勤於筆錄,詳細記錄了汪永泉、劉晚蒼、王培生、吳圖南等太極拳前輩的教拳實景、所強調的技術要點、應避免的練拳誤區,又真摯地袒露了自己學拳過程中的迷思與走過的彎路。
不是每個人都有幸受教於如此多名家,所以我們更不可錯過陳惠良懷著拳拳之心所提煉出的50多年筆錄的精粹。翻開此書,彷彿置身多位太極大師的教習場中,聆聽他們的教誨,感受他們的鞭策,很多耳提面命值得反覆細細品味,與自己的日常習練相互參研,方能得其真諦。
習練太極拳之見聞與體悟
內容描述
目錄大綱
名師引路
我接觸過的太極拳名家
我站在那兒就是一把撐開的傘
善推手者,亦善知機造勢—難以忘卻的劉晚蒼老師
即勢明理,以拳證道—我的師叔王兆基
太極拳與其說是「肢體的運動」,不如說是「心意的鍛鍊」
漫談太極拳的「中」
實事求是,道正乃興
境生於象外
「明師」石明
大智若愚,穎悟過人—記太極拳家楊家倉
「太極拳啊,你魂兮歸來!」
道傳有心人
「樁法為始」,養基立本—李仲軒《解析象形拳法真詮》讀後之一
「先死後生」,本立道生—李仲軒《解析象形拳法真詮》讀後之二
道本自然一氣遊—孫祿堂武學探尋之一
「道在陰陽之間」—孫祿堂武學探尋之二
吳圖南傳系
吳圖南武術思想之研究
吳圖南所傳拳技特點概述
問盡天下眾英豪,誰不翹指贊吳老—寫在吳圖南老師逝世十週年之際
太極「凌空勁」辨析—從楊家無「凌空發人法」談起
李璉和《楊少侯太極拳用架真詮》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視角看太極拳
追記通州漷縣古鎮千人太極展演
寫在吳圖南老師逝世二十七週年之際
王培生傳系
築基練體話「中正」
太極拳傳授中值得稱道的形象類比法—兼談「道在陰陽之間」
輕輕往前一敷的「探馬掌」—王培生老師傳授「高探馬」一式的體用
王培生老師傳授的「按竅運身」
「按竅運身」與「起勢」
「按竅運身」與「攬雀尾」
「按竅運身」與推手的幾種基本訓練方法
妙不可言的「頭融天,腳融地,胸融空」
關於「先想後做」
理應珍愛真正的「非遺」傳承人
恩師王培生箴言撮要—紀念恩師王培生先生逝世十週年
體悟走架與推手
當前太極拳推手運動的現狀與思考—寫在北京奧運勝利閉幕之際
我所認知的太極拳走架與推手
理有未窮,知有不盡—看「閆芳推手的影片」有感
「走二不走一,走一也是為了走二」—紀念吳式太極拳名家徐致一先生逝世四十一週年
太極拳為何難以致用—張全亮師哥一席談
「太極拳推手理論」學習札記
太極拳與健康
拳是有形的意,意是無形的拳—小議遠離太極操
心靜用意「站、走、坐」,祛病延年有妙招
淺談太極拳的健身效應和體悟
太極拳與健康長壽
附錄‧家傳有傳人
春風化雨—法國的中國武術活動掠影
王培生師爺爺教我貼牆蹲身功—紀念吳式太極拳著名武術家王培生先生逝世五週年
志存高遠寫「粘桿」—王洪鄂師父小記
後繼者的榜樣—李璉師父小記
我對「拳與道合」的一點認識—寫於師祖吳圖南先生誕辰一百三十週年紀念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惠良
總政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1931年生於江蘇鎮江。1954年7月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表演系。從藝四十餘年,在舞台、銀幕、媒體上出色地塑造過眾多不同類型的藝術形象。
業餘酷愛太極拳,有幸接觸過眾多武術界前輩名家,是吳式太極拳著名武術家王培生和中華渾圓功創始人王安平的入室弟子。在專業武術雜誌發表文章四十餘篇。
現為吳圖南武術思想研究社顧問,中華武術太極拳七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