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印度瑜伽實修精要:精通冥想與調息的關鍵

印度瑜伽實修精要:精通冥想與調息的關鍵

作者: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出版社: 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 2024/01/03
ISBN-13: 9786267313756
書店 1






內容描述


所有冥想法門都可以追溯到喜馬拉雅傳承
當你學會正確的呼吸方式
才能真正進入冥想,而不會有太多心念干擾

  喜瑪拉雅瑜伽用呼吸做為冥想的主要下手處,實際上是以呼吸之流做為心念之流的載具。
  冥想時該要有的經驗,是安寧、平靜、無念;意識不到身體的存在,也不是處於無意識狀態。

  ◎冥想的重點步驟
  1.身體坐直,雙肩保持均衡,身子保持完全中正。
  2.覺知到你的「在」。這個「在」沒有任何設定,就單單經驗你的「在」。
  3.依序放鬆額頭、下顎和牙關、言語器官、肩膀、肩關節、喉部中心、心窩中心、肚臍中心、髖關節,一路放鬆到腳趾,再反向放鬆。
  4.觀察呼吸的流動,觀察時保持放鬆、客觀。
  5.把注意力放在肚臍中心,觀察肚臍區域如何隨著呼吸而輕微地起伏。
  6.觀察有一條非常細微精密的「氣」,由肚臍流到鼻孔,再由鼻孔流到肚臍。
  7.觀察呼吸如何由心念發動而來,心如何讓呼吸持續流動。
  8.觀察心念和呼吸之流,感覺呼吸在鼻孔中流動和接觸的情形。
  9.使用個人咒語、神的名號或神聖短語,讓它成為心中的念頭,和對呼吸的感覺一起流動。觀察呼氣盡頭與吸氣之間的過渡間隙。
  10.保持咒語(或名號、短語)以心念憶持的形式流動,觀察每次憶持之間的過渡間隙,同時覺知鼻中呼吸的流動。
  11.停下觀察,讓你的心短暫地變成一個寧靜的空間,你留住在那個寧靜中。
  12.從那個寧靜空間出來,再度讓呼吸和咒語(或名號、短語)開始流動,觀察呼吸、心念、咒語如何一起流動,成為同一股流體。

  ◎由呼吸之流進入心念之流
  「冥想」並不是在經驗呼吸之流,呼吸只是個方便,它起個頭,目的是帶動心念隨著對呼吸之流的覺知而融入呼吸之流,讓心念形成一股細流。當心的覺知開始流動,形成一道均勻的流體,專注力就不再放在呼吸上,而是放在那股心念自身的微妙流動上,只去觀察心念之流、意識之流如何均勻地流動。

  ◎呼吸與心的連繫
  呼吸和心的連繫非常緊密,只要你用到心,就必然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用到呼吸。讓你的呼吸靜下來,給心一個單一的念頭。呼氣,呼出去的是那個念頭;吸氣,吸進來的是那個念頭。持續保持這樣的呼吸和心念,這能增強你的專注力,給你帶來喜樂、靜定、決斷力。如果你想要用直覺來做決斷,就進入呼吸覺知中,然後在心中提出問題,下決定。

  ◎面對心的意識層面
  當你的身體放鬆了,呼吸調好了,就要面對心的意識層面。但你心的表層意識,總是習慣去想東想西,所以你丟個東西讓它去想。

  你要讓心停止那種想東想西的習慣,讓心能夠專注於一點。你要選定一個念頭,然後在冥想時就只用這一個念頭。在瑜伽傳承中會授予修行者一個咒語,那是由代代相傳的上師傳承中得來的咒語。如果你不能接受咒語的話,可以依自己的信仰去選擇一個念頭,然後不停地去重複這個念頭。

  ◎真正的冥想經驗
  身體是塗抹在心識外表的東西,而心識則是靈魂的塗抹物。當你在冥想之際,哪怕只有一秒鐘的時間,你意識不到身體的存在,也不是處於無意識狀態,在那個剎那是絕對的安寧和靜止,沒有恐懼憂慮,沒有抑鬱,也沒有狂喜。那是個美妙的境地。

  冥想該要有的經驗,是經驗到安寧、平靜、無念。你只需要讓心自行安定下來,它就會做到。只要你知道如何時時去觀察自己的心念,不要和心念對抗,只要觀察它們,知道自己此刻動了什麼念頭,它是怎麼起的,然後去持那個你選定的字語或是授予你的咒語,帶著它入到你心的深處。

  ◎本書精彩要點
  .融合各個門派的冥想
  斯瓦米韋達在「融合各個門派的冥想」中,先引領學生做一段冥想,然後將一氣呵成的冥想逐段拆解開來,說明其中融合了許多門派的冥想手法,而且並非「勉強拼湊」,其用意正是在展現,所有的冥想法門都不出喜馬拉雅傳承的冥想,也希望大家能放下門戶之見。

  .奧義書的冥想法門
  《奧義書》所傳載的是屬於印度六派哲學之一「吠檀多」的哲理,而斯瓦米韋達在本書傳授了如何依吠檀多從事修行,帶領大家結合「so’ham」咒語去觀想及實踐吠檀多極致的「不二論」。他更在說明中透露了一個秘密:所有吠檀多的冥想最終都歸總到〈蓋亞曲神咒〉如何濃縮成為「om」字咒,成為終極的咒音。


目錄大綱


譯者前言

Part 1 冥想的奧祕與實作
1 認識冥想
潛到寧靜的深處/固定的冥想時間
2 打好冥想的根基
吠檀多的法門──沉思/高深功法的根基/融會貫通「觀出入息」的每一步/「精通」的三個特徵/以心觀心
3 冥想的儀式與實踐
固定的坐處/儀式的意義/冥想的時間與衣著/面對心的意識層面/冥想該要有的經驗
4 三堂融合各派法門的冥想之道
.第一堂課
佛教內觀與觀息的法門/吠檀多和禪宗的觀察與沉思/加入咒語/捨盡一切進入終極的空/各門派的啟引/咒語與持咒
.第二堂課
南傳佛法的內觀法門/北傳佛法的觀修法門
.第三堂課
佛教與咒語/各宗派都有矛盾對立的謎樣語言
5 愛的冥想:世間的責任與開悟
6 專屬你的河邊祕林:進入心窩的中心
7 十二步驟冥想法

◎深究專欄:《奧義書》中的冥想法門
〈蓋亞曲神咒〉的意涵/冥想進步的益處/心穴中心與觀想

Part 2 調息的精要與實作
1 認識呼吸覺知
.呼吸覺知的細緻面
延長呼氣和吸氣的長度/注意呼氣的過程/認識心的運作/中脈呼吸/觀察心念之流/步步踏實,不可急躁
.呼吸覺知的十四個步驟
2 調息的精要與實作
.調息練習的精要
基礎練習/呼吸覺知的數息法/音聲瑜伽
.調息實作簡介
3 經典古籍中的調息法
.《哈達瑜伽燈論》的八種基本調息法
.《瑜伽經》的四種調息法

◎深究專欄:關於冥想的要點總結
1呼吸覺知的延長呼吸法
2持咒的方法
3靜默的方法
4消化呼吸法
5瑜伽睡眠法

◎深究專欄:《瑜伽經》之「內攝」的補充材料

啟引前後的準備和修練重點
接受啟引前的準備事項/奉愛之道/啟引後持續修行/呼吸方式/要謹記的原則/咒語/昆達里尼和脈輪/細緻調息法/複習/結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Swami Veda Bharati)

  來自喜馬拉雅山的瑜伽大師、禪修者、詩人、學者、心靈導師。1933年出生於印度一個哲學思想濃厚的梵語家庭,自幼在家中學習,未入讀過正式學校。九歲時即能為人講授帕坦迦利的《瑜伽經》,並能應聽眾要求,引用四部吠陀經中的任何一句做即席演講。十四歲起,就廣受各方邀請,在印度的大學巡迴講授梵文哲學經典。

  斯瓦米韋達先後獲得倫敦文學學士、倫敦文學碩士、荷蘭文學博士學位,接著開始前往世界各地講學,足跡遍及歐美亞非各大洲。他對世界各個主要宗教的歷史根源和教義,均有相當程度的研究,熟稔十七種語言,擅長引導不同信仰以及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們體驗靜坐。

  1981年,斯瓦米韋達接過上師斯瓦米拉瑪(Swami Rama)的衣缽,成為北印度瑞斯凱詩(Rishikesh)道場的負責人。1992年,他接受剃度,正式成為出家僧人。1996年他在瑞斯凱詩成立了斯瓦米拉瑪禪修學院(Swami Rama Sadhaka Grama),接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瑜伽學生。多年來,提倡對禪定做科學的探索,並與世界著名的研究機構合作,在神經生理學領域進行了大量實驗。

  2015年7月14日凌晨,斯瓦米韋達在印度學院中安詳離世,回歸永恆的靜默。

  斯瓦米韋達在臺灣出版的系列書籍有:《哈達瑜伽:從體位法覺知身心,調息而後禪定》、《瑜伽就是心靈修行地圖》、《瑜伽修行語錄:雖然默默無言,卻又道盡一切》、《瑜伽經白話講解.獨存篇》、《瑜伽經白話講解.必普提篇》、《瑜伽經白話講解.三摩地篇》、《瑜伽經白話講解.行門篇》、《夜行的鳥》、《瑜伽就是心靈修行》。

譯者簡介

石宏

  業餘翻譯,譯有斯瓦米韋達在臺灣出版的書籍,以及《走向靜默,如你本來》、《心靈瑜伽》、《拙火瑜伽》、《幸福瑜伽》、《讓心中的狂躁消退》、《鼻尖上的覺知──呼吸之間》等。著有《去印度的幸福日記》(台灣明名文化出版)。






相關書籍

迴旋宇宙2(中):新能量的使徒和其他星球的生命

薩古魯談業力:一個瑜伽士關於改變命運的教導

當下的力量:通往靈性開悟的指引(三版)

擁抱內在情感的40日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