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山裏食:以食為引,走進高雄山間廚房

山裏食:以食為引,走進高雄山間廚房

作者: 謝欣珈
出版社: 裏路
出版日期: 2022/01/12
ISBN-13: 9789865465698
書店 1







內容描述


深入自然料理、手藝餐桌,

探訪與山林氣息相通的廚房,

獲得山的款待

 

  山是一座廚房,當走近山腳、走進山裡,就好像走入一處處各自具備獨特個性的廚房。

 

  在山裡,好幾次經驗的都不是快速爐和瓦斯,循環自山林的柴火有自己的慢溫煮法,有著來自山的訊息:關於提醒你無需急躁,必須耐心花上時間的「等待」。等候休養生息,等待季節使果樹成熟,等候雨水,也等待陽光,時間到了,山會把當季的豐盈呈現在你面前。

 

  本書從「淺山」往「深山」方向前進,以兩大篇章帶領讀者看見不同地理環境樣貌中孕育料理的場所,也是烹煮人文風土的所在:以泥土砌成的爐火窯、獨力建造的土團屋、自在耕種香草葉菜的小農園,也能看見因風災遷離原鄉、而重新以家鄉作物啟動生命活力的部落廚房,從餐桌上領略部落媽媽如何連結大地媽媽的土地智慧。

 

  除了來自山林的料理食材,陪伴餐桌的手作器物,源自泥土、稻梗、礦石和原木,植物纖維的編織和染色,山林的自然形貌以各種農藝手作技術進入人們的生活,陶碗、植物染布、廢柴再生、傳承文化的織作與雕刻……透過火、藉由手,自然土石皆以另一種生命風景循環在飲食日常裡。

 

  淺山、深山篇章末,也各穿插一位帶路人的親山路線,以更理解高雄山林的視角,跟著帶路人認識動植物生態、溪水河川、人與聚落的故事。

 

  最後的篇章,則藉由餐飲領域中不同的料理人展現,分享各自擅長的風格餐食,認識來自高雄山林的食材故事,以及透過他們的料理又如何交集出創意美味,感受山的廚房其實與你我很靠近。

 

  閱讀這本書,概念上像翻越行走一條O型縱走路線,我們往山裏走,也終究要回到自己安住的所在。以食為引,探訪那處與山林氣息相通的廚房,深入自然料理、手藝餐桌,這一路是高雄的山野,提醒我們保持謝意和敬意,品味生活成一個生命的圓。


目錄大綱


局長序──以食為引,翻「閱」高雄山林

前言──透過料理和手作,獲得山的款待

 

Part1|從淺山出發 ▲旗山▲美濃▲杉林

【風土場所】

土地長出蝸牛屋──慢樂處 

月光山腳下的夢想地──小春日和 

我們是大武壠族,是來自山上的孩子──日光廚房

【手作之器】

運用大地草木創作,就是我的生活──林彥伶 

手中的陶,運行著美濃的金、木、水、火、土──鍾建志 

善的循環與利用,廢材木料的第二生命旅程──西拉雅工作室謝二羊

+Pause & Plus + 郊野採集1

 旗靈縱走,大開眼界的淺山之美──帶路人:張正揚

 

Part2|往更深的山裡去 ▲六龜▲茂林▲那瑪夏▲桃源

【風土場所】

學習與里山農村和諧共存的共好基地──檨仔腳共享文化空間 

透過麵包,將部落的人和食材包容進來──蝶。Svongvong手感烘焙 

一家人傳承著山野的布農滋味──伊藍和阿布斯的農場Ilan Abus Tu Huma

【手作之器】

雙手搭橋,體現祖先的生活智慧──荖濃文化工作室 

創造出當代布農族的那窯瑪夏陶──李文廣

用身體記憶的經緯地圖──顏德昌

+Pause & Plus + 郊野採集2

 藏寶之山,揀條步道探險去──帶路人:洪得勝

 

Part3|用料理回訪山林 ▲甲仙▲新興▲左營▲旗山

從米食和醃漬菜,展開舌尖的甲仙小旅行──甲仙愛鄉協會 

打開龜時間的「食」光寶盒,發酵滋味最甘美──龜時間 

在家,烹煮一桌山林──松鼠禾作舍 

香蕉、冰淇淋,與它們的產地──小露吃






相關書籍

不花一毛錢的小旅行:超有料博物館(2版)

台湾日記 Taiwan Diary:我能做的,就是告訴全世界臺灣的美!

紐約:叩叩世界系列9

祕境【魔幻精裝版】:隱藏版世界奇觀的探索珍藏集(隨書附贈超夢幻環球祕境旅行3D版20面地圖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