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農業淨零策略管理技術及推動

農業淨零策略管理技術及推動

作者: 陳尊賢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4/08/10
ISBN-13: 9786263931206
書店 1






內容描述


世界各國在因應氣候變遷環境下,均有不同的策略與管理,依據農業領域各不同產業實際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情況,提出如何減少碳排放至大氣中及增加碳匯至土壤系統的各種策略研發、土壤管理與耕作制度之技術開發、以期於2040年或2050年達到碳淨零之目標。我國農業部於2022年2月召開全國研討總結論大會,提出減量、增匯、循環與綠趨勢等四大主軸策略規劃,經過近兩年各大學及農業試驗研究與改良場所等機構的研究,已彙整許多國際實務田間試驗成果及累積國內研究成果評估,可以提供讀者農業碳淨零系統性的入門知識介紹,在臺灣農產業實際土壤管理及耕作制度之效益評估、微生物應用、水田與旱田低碳耕作管理、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及生物質的負碳技術實務案例,讓讀者實際了解可行管理技術、應用成果及未來應用與發展。
 
  第一章為國際淨零農業政策發展趨勢,第二章為國際土壤管理技術對土壤碳匯影響,第三章為節能減碳的微生物應用與開發,第四章為水田低碳耕作管理,第五章為臺灣農地土壤碳匯分布,第六章為旱田低碳耕作管理,第七章為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及其減碳效益,第八章為臺灣農地土壤碳匯增加潛力與面臨的問題,第九章為農業生態系服務價值與綠色環境給付,第十章為生物質的負碳技術發展。整本書內容包括國際氣候變遷主要問題與淨零農業發展趨勢、如何碳減排與增匯之策略規劃、各國在減排增匯田間長期10年至50年試驗成果、未來在臺灣可能面臨之問題與挑戰、節能減碳的微生物之應用開發效益、國際對水田與旱田低碳耕作管理經驗、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及其減碳效益及生物質的負碳技術等實際案例分享等,期望提供讀者在此領域系統性知識與管理技術之介紹,作為農企業因應氣候變遷未來執行之重要參考資料。


目錄大綱


序言
作者簡介

第1章 各國農業淨零減碳政策與措施(鄭又綺、潘述元)
一、前言
二、研析農業減碳政策與管理措施架構
三、歐盟
四、英國
五、美國
六、澳洲
七、韓國
八、西班牙
九、致謝
參考文獻

第2章 國際土壤管理技術對土壤碳匯影響(張必輝、陳逸庭、簡靖芳、游慧娟、許正一、陳尊賢)
一、彙整25 個國家近80 篇發表論文土壤碳匯之土壤管理技術
二、選擇30 篇國際高引用論文逐句或重點翻譯成中文,並彙整可增加土壤碳匯管理技術
三、結論
四、致謝
參考文獻

第3章 節能減碳的微生物應用與開發(羅朝村)
一、前言
二、微生物在淨零碳排時代的角色
三、替代化學肥料與農藥可應用的微生物
四、微生物製劑商品化的要件與案例說明
五、案例說明
參考文獻

第4章 水田低碳耕作管理(郭鴻裕)
一、為什麼低碳農耕如此重要?
二、臺灣的水稻栽培面積的變遷
三、水田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田間量測方法
四、降低稻田溫室氣體排放的田間操作方法研究
五、水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管理策略
六、臺灣減少水稻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農業管理及科技研發
七、大顆粒尿素(USG)水稻深層施肥機械
八、SAR 影像估測水稻產量技術
九、臺灣在水田負碳行動的激勵措施的工作進展
參考文獻

第5章 臺灣農地土壤類型與土壤碳匯地圖分布(簡靖芳、謝宏鑫、簡士濠、賴允傑、郭鴻裕、陳尊賢)
一、臺灣農地土壤類型與分布
二、土壤碳匯量計算方法
三、盤點臺灣各縣市農地土壤調查時土壤碳匯數據及各縣市分布圖
四、致謝
參考文獻

第6章 旱田低碳耕作管理(郭鴻裕)
一、為什麼要進行作物的低碳耕作管理?
二、土壤需要多少量的有機物質就夠了?
三、負碳的農業技術
四、混林農業
五、提高農業管理效率
六、改善農業用水管理
七、新農機提升政策
八、生物炭
九、負碳與氣候智慧型農業(CSA)
參考文獻

第7章 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及其減碳效益:以稻草為例(鄭又綺、潘述元)
一、前言
二、我國稻草處理現況
三、建構稻草多元再利用體系
四、建立減碳效益評估:生命週期角度
五、建構完善永續農業政策與農民合作平台
六、結論與展望
七、致謝
參考文獻

第8章 利用各種土壤管理對臺灣農地土壤碳匯增加潛力與面臨的問題(張必輝、陳逸庭、簡靖芳、陳尊賢)
一、評估未來在土壤管理技術及作物耕作制度下面臨的潛力與挑戰策略
二、研提適用於全臺不同農業區位之水稻田複合式低碳農耕策略,並評估實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土壤有機碳提升之效益
三、致謝
參考文獻

第9章 農業生態系服務價值與綠色環境給付(林冠廷、袁美華、張翊庭、郭鴻裕、黃妤婕、潘述元)
摘要
一、前言
二、農業生態系服務價值評估方法
三、生態系服務政策應用:綠色環境給付政策與農業淨零政策
四、結論與展望
五、致謝
參考文獻

第10章 生物質的負碳技術發展(郭鴻裕)
一、生物質能源化與淨零
二、原料和生質能源產品類型
三、利用生物質創造新材料和新產品
四、創新的機會與挑戰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尊賢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農學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名譽教授、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顧問、中華氣候變遷暨農業發展學會理事長
 
  經歷: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系主任與所長、生農學院副院長;臺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副院長;國際組織亞太地區糧食肥料技術中心土壤肥料專家;國際組織東亞及東南亞土壤科學會聯盟(ESAFS)會長;國際組織亞洲與太平洋地區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工作小組主席;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台灣農業化學學會、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中華土壤肥料學會理事長;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小組委員會召集人;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環保署環境品質諮詢委員會、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環檢所環境檢驗機構技術評鑑委員會委員
 
  獎勵: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與社會服務傑出獎、ESAFS Award、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第31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獎、農委會農業優秀人員獎、環保署環境保護學術一等專業獎、台灣土壤與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卓越貢獻金質獎、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學會金質獎
 
  專長:土壤學、土壤調查與分類、土壤形態與化育作用、土壤汙染調查與整治、土壤品質評估、土壤碳匯
 
潘述元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碩士、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
 
  經歷:清華大學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能源技術部門博士後研究員
 
  專長:永續循環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再生水、農業碳中和、農業與環境
 
羅朝村
 
  學歷:美國康乃爾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博士
 
  現職: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兼文理學院院長、中華永續農業協會理事長、台灣農民陣線推廣協會理事長
 
  經歷: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研究員;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研究發展處企劃與國際合作組組長、生技與農產品檢驗服務中心主任、生物科技系系主任、研究發展處研發長、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專長:農產品生產與技術的開發、植物保護生物製劑的研發與生產、生物防治
 
郭鴻裕
 
  學歷: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碩士、荷蘭國際航天調查與地球科學研究院(ITC, Netherland)國際訓練班畢業
 
  現職:農委會政策諮詢委員、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顧問、氣候變遷與淨零排放辦公室諮詢委員
 
  經歷: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兼組長;Burkina Faso土壤調查與技術服務;多次受邀出席亞太地區國際會議專題報告
 
  專長:臺灣農地土壤調查專家、整合土壤與作物施肥管理系統、臺灣土壤資訊系統建立與應用專家、無人機與智慧農業之應用、水資源灌溉與管理、土壤液化、氣候變遷因應與作物調適、農業碳中和、農業資源循環再利用






相關書籍

中學生小論文寫作完全指導【四版】(20K彩圖)

論文寫作方法與格式(第三版)

新媒體與民意:理論與實證-2版

國小康軒新挑戰測驗卷社會五上{111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