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我與它:附麥肯拓昔對於佛洛伊德「自我」概念的進一步論述

我與它:附麥肯拓昔對於佛洛伊德「自我」概念的進一步論述

作者: 西格蒙特‧佛洛伊德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 2024/12/25
ISBN-13: 9789863574132
書店 1






內容描述


引發精神分析學界群雄激辯之原典新譯

「它所曾在,我必成為。」
“Wo Es war, soll Ich werden.”

  《我與它》是佛洛伊德最後一本重要理論著作,初次發表於1923年。文中關於心靈及其功能的描述,在當時可說是新穎乃至革命性的構想,此後在所有的精神分析著作中,本書都留下了不可抹滅的鮮明印記;然而,這部對人類意識領域的開疆闢土之作,卻也引發後世學者對於如何區辨各種「我」的亂象。

  佛洛伊德去世整整四十多年後,1980年代,學者麥肯拓昔經由縝密研究發現,在佛洛伊德語言中,通常所見的「我」(das Ich)一詞,擁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意思,其一是指「系統-結構的ego」,另一是指具有主體性的「我之整體」,即「自我理論」(theory of the self)當中的「self」。他將此一發現以〈佛洛伊德思想中的Ego與Self〉為標題,發表於《國際精神分析期刊》,引發了新一波的意識主體研究熱潮,對於理解佛洛伊德的心靈拓撲學模型,具有非凡的意義與價值。

  長年投入精神分析、譯寫、推動佛洛伊德重要文本的宋文里教授,此次精譯《我與它》,同時收錄上述兩部經典文本,並親自評註,試圖解開華文世界對相關譯詞概念長期以來掌握不定的問題,期許在其所倡導的回歸古典佛洛伊德之餘,還能帶領華文讀者向未來佛洛伊德推進。

  在學術政治與書市邏輯當下,這時代還願意一磚一瓦般投入精神分析工程者,幾希。如今,我們何其有幸地一再透過宋老師的精心譯註/評註開啟中文領域重要時空的思想詩意工程,回到自我與它的再度勘旅……宋老師經年累月千辛萬苦地長征跋涉於人文臨床與精神分析,這款精心耕耘等路的上市,其實也是一種自身「回歸佛洛伊德」實踐的贈禮。──林耀盛

本書特色

  ★宋文里教授精譯佛洛伊德晚年重要著作,搭配學者McIntosh評論文章,助人工作者及精神分析研究者必讀經典

  ★在精神分析學已滲透進各種人文社科領域並持續發展的今天,重讀百年前的佛洛伊德文本,以及當代學者的研究,對於人類心靈結構的謎團,讀者將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誠摯推薦

  沈志中 |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林耀盛 |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張君玫 |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張凱理 | 福德身心診所院長、台北榮總桃園分院支援醫師
  彭榮邦 |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依姓氏筆畫排列)


目錄大綱


推薦序一 | 等路:迂行面向「我與它,我與我」 / 林耀盛
推薦序二 | 亂局中的精神分析與其翻譯 / 沈志中

譯序(一)
1.    我與它
Ego and Id by Sigmund Freud
譯序(二)
2.    佛洛伊德思想中的Ego與Self
The Ego and the Self in the Thought of Sigmund Freud by Donald McIntosh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西格蒙特.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奧籍猶太人,1856年生於捷克,後隨父母遷居至奧地利,於維也納學醫和行醫,其後為逃避納粹的統治而遷居英國,1939年病逝於倫敦。

  佛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現代心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在人格理論、無意識、釋夢、性的驅力、生/死本能、焦慮與自我防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的貢獻。他的觀點除了對精神醫學領域的研究影響深遠,並在社會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政治學、人類學、後現代哲學、美學以及文學藝術創作等方面都受到廣泛應用。被譽為二十世紀西方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其影響綿延跨越了兩個世紀,而且還在繼續當中,今日幾乎所有的人類知識都能看見精神分析的影子。佛洛伊德寫作甚勤,作品多收錄於《佛洛伊德全集》(德文全集/英文標準版),另有許多書簡及早期神經學論文,都有世界各主要語言的譯本。

譯者、校閱者簡介

宋文里

  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Urbana-Champaign)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等。1986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文化心理學、論述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乃至其他跨學科專題,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宋文里勤於著述立言,著有《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邁向心理學的下一頁》、《心理學與理心術: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他於2018年精選十餘篇未曾中譯的佛洛伊德作品,嚴謹翻譯、評註編成《重讀佛洛伊德》一書,2022年又精選五篇佛洛伊德晚期重要著作,集成《魔鬼學:從無意識到憂鬱、自戀、死本能》,為漢語讀者帶來閱讀佛洛伊德之全新經驗。他也翻譯多部重量級著作如羅哲斯(Carl Rogers)《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威爾森(Edward Wilson)《人類本性原論》、布魯納(Jerome Bruner)《教育的文化:從文化心理學觀點談教育的本質》、普呂瑟(Paul Pruys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糜爾納(Marion Milner)《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44年的探索》、格根(Kenneth Gergen)《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麥可納米與格根(Sheila McNamee & Kenneth Gergen)《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等,另有多篇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刊載於各種學術期刊及雜誌。在學術研究之餘,他也喜歡畫畫,或寫寫童話、寓言和詩。






相關書籍

減壓、療傷、自癒的正念調節法:美軍、政壇、商業界、心理治療師……各界菁英都在用的心智鍛鍊,幫你克服人生難關,潛能發揮100%

給40歲後更好的自己

停止內耗:為什麼光是待著就很累?停止讓情緒內耗偷走你的人生【內耗型人格自救小本本】

別人怎麼愛你,都因為你怎麼愛自己:真正的愛,是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存在。實用心理學導師黃啟團最新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