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最愛的家人,
為何靠近一點就滿身傷痕,疏遠一些卻滿心愧疚?
執業50年、堪稱諮商師的老師的吉布森,
將家庭諮商領域中概念最周全的家庭系統理論,
變成人人可理解的日常療癒工具,
帶你整理家的愛與傷,
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這些情景是否很熟悉?
媽媽要上班賺錢,又要做家事和照顧小孩,爸爸下班後只顧著滑手機(或者反過來);
家中最年幼的女兒被期待在父母年老時,負擔照顧的工作;
長子或長女被要求不計成本地照顧弟弟妹妹,成了「扶弟魔」;
夫妻之間無話可說,共同話題只有小孩;
父母在教小孩時,孩子直接找阿公阿嬤當靠山……
碰到家人相處的問題,我們很習慣去指責或糾錯,
但發展了60年的家庭系統理論,卻將家庭視為一個系統,不聚焦於個人。
所以追究問題的起源不再重要,
而是以更完整的視角,覺察家中每個人的互動,進而有能力做出更有意識的決定:
究竟我想要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行動?
▌這本書將在你的人生旅程中幫上大忙,特別是:
‧為人父母者
‧覺得自己經常在家庭中受傷
‧有情緒困擾
‧想改善與家人、伴侶的關係
‧諮商心理師
▌無須揭開傷疤、對著問題根源窮追猛打,
而是學會辨識不健康的互動模式,以健康的模式取代!
‧家庭三角系統:誰是兩人角力中的拯救者?在夫妻關係中轉移注意力去做別的事,究竟是逃避,還是給彼此空間?
‧3種家庭型態:辨識自己來自民主型、專制型或放任型家庭?
‧5種溝通角色:你或家人是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或一致型?
‧避開15種破壞關係的溝通方法:「狗會跑出去都是你的錯。」(指責)、「你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貼標籤)、「去做功課,不然你試試看!」(命令、恐嚇)……
‧善用12項健康溝通技巧:不指責對方,以「我」開頭表達感受;除了語言,永遠同時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動作……
不論你有什麼程度的情緒困擾、歷經過何種創傷,都能在本書中找到覺察和理解的力量──選擇改變,選擇去思考、去感覺、去行動的力量。
心理師高度推薦
周志建 | 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洪仲清 | 臨床心理師
留佩萱 | 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陳志恆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蘇予昕 | 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蘇益賢 | 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旦我配戴上了家庭系統觀的濾鏡,我就更能看到宏觀的全局。邀請您一起藉著這本書,重新走回家庭裡—─那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洪仲清 ╱ 臨床心理師
「讓我們一起透過閱讀,重新認識家、理解自己與家的關係。」──蘇益賢 ╱ 臨床心理師
國際專家療癒推薦
「這本書以淺顯的語言,解釋了通常只有在教科書裡才能找到的重要概念。是一本適用於每個人、啟迪人心的指南。」——珍妮‧曼諾爾╱國家諮商師(NBCC)、專業諮商師督導(CPCS)、美國連結諮商中心主任
「一本針對『家庭如何運作』的指南,清晰、易讀,適合任何想要更了解自己的人。」——史丹‧塔特金 ╱《大腦依戀障礙》作者
「《重整家的愛與傷》是一份令人驚喜且無價的資源,是送給讀者自我覺察的禮物——以及好幾百個『原來如此』的驚嘆。」——傑克森‧麥肯錫╱《毒型人格的惡情人》作者
「要找到一本探討複雜的心理概念,且能幫助個人日常生活的自我成長書籍,相當難得。」——麥可‧L‧查芬╱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協會前主席
「吉布森集結她50年臨床工作與超過35年訓練家庭治療師的經驗,為普羅大眾和專業讀者寫出這本迷人、知識量豐富、深入淺出的書。這是這個時代的重要著作,高度推薦。」——凱薩琳‧麥考爾╱國際暢銷回憶錄《絕口不說》作者、退休家庭治療師、《今日心理學》雜誌特約作家
「不論是心理治療師、教育者,或只是想更了解自己,以及自己和家庭系統間複雜關係的普羅大眾,這本深入淺出且知識量豐富的書,讓人收穫無窮。」——史都華‧D‧史密斯╱專業諮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