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孩子不再討厭數學:10招媽媽輕鬆教的生活數學(啟蒙方法篇)

孩子不再討厭數學:10招媽媽輕鬆教的生活數學(啟蒙方法篇)

作者: 孫路弘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 2017/09/05
ISBN-13: 9789571371085
書店 1






內容描述


想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就從生活中做起!
千萬別錯過你家孩子的數學啟蒙敏感期!

  計算水電費、稱物體重量、玩好手指頭,也可以學數學?
  為什麼要對物體、溫度進行量化?
  為什麼要鼓勵孩子將數學思路說出來?
  媽媽該如何面對孩子考卷上的錯誤?
  粗心到底是什麼?

  作者孫路弘曾是中國奧數第一人,他從幼時與母親玩數學的經驗,融合兒童數學認知及心理,運用「興趣啟動」的方式推動孩子來智力自然發展。他強調從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感受」數學,由此建立起完整的數學思維。本書可帶領父母循序漸進地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讓每位家長都能輕鬆掌握和運用的數學啟蒙方法。

  ★書中內含互動視頻QR code,可隨時線上觀看孫老師解讀數學的教學方法!

  運用秤桿(or可秤重的度量衡)
  物體的輕重是最容易讓孩子理解量化作用的切入點。能夠親眼看到、動手嘗試、直接體會並感受,更可以促進孩子理解數學。寓教於樂就是來自生活的教育。

  運用手指
  從數學的歷史發展來看,十進位成為最常用的計算體系應該與人類有10個手指有關。數字從手指上誕生,指尖上當然有美妙的數學。

  了解粗心的背後含義
  成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應該要會這個、應該要主動去重複檢查。但從兒童心理學中可了解到,孩子的本性愈淳樸,就愈不喜歡重複性的動作。如果媽媽換個方法讓孩子去做,那麼孩子將會變得更主動。

  引導孩子說出想法
  說出來的任何內容都是對自我意識的超越,是建立在自我思維的水準之上的。這就相當於為自己製造了雙核的電腦處理器,無論是在速度上還是深度上,肯定能超越單核的處理器。

  培養孩子面對應用題的思考模式
  從孩子早期接受數學概念的能力來看,語言理解是最基礎的一關,也是最初的難點。培養孩子對數學詞彙的熟悉、理解,並漸漸形成認知。當孩子遇到應用題時,題意理解這一關就可以輕鬆跨過了。

  從手指開啟大腦智慧
  對孩子來說,指尖上的數學並不是登堂入室的學術任務,而是啟迪心智、啟發思維、啟動樂趣的探索過程。讓孩子運用手指參與不同形式的計算、數數和清點,都是大腦發育階段最合適、最貼切的活動。

  從兒童心理學談記憶力
  對一個事物的記憶來自於頭腦中對這個事物的集中時間,集中的時間越長,對這個事物記憶的時間也就越長。

  了解孩子的吸收程度
  做題目並不能驗證孩子對數學概念的掌握情況。身為媽媽,能夠用來檢驗孩子是否掌握數學概念的唯一方式,就是觀察或詢問。

  孩子不會做題時的解決法
  發現孩子有完全不會的題目時,並不是替孩子把題目做出來,而是幫助他找到一條清晰的道路,理清題目的情況,弄明白題目希望他完成什麼,或者鼓勵他提出自己的疑問。

聰明推薦

  楊凱琳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陳嘉皇    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系主任
  梁淑坤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Ashley    媽媽部落客
  兔包    插畫家
  芊爸    親子天下駐站作家
  樂爸    作家


目錄大綱


好評推薦 
總序 父母將數學滲透我的人生
讀書指南針
引言 每位媽媽都能塑造一個有價值的人
第1招 家裡有一桿秤
第2招 指尖上的數學
第3招 粗心到底是什麼
第4招 默想是智力發展的敵人
第5招 應用題的關鍵難點
第6招 從手指開竅出大腦智慧
第7招 發燒是多少度
第8招 孩子懂了嗎?媽媽怎麼知道
第9招 滿分學生沒有未來
第10招 不會做題,只有三種可能
後記
媽媽來作答答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孫路弘

  從初中起就表現出優秀的數學能力,並立志當數學老師。之後如願考上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1985年回到母校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教書。

  不僅在課堂上授業解惑,也透過文字來傳播思想,把圖書當作介紹數學學習方法的工具,更利用互聯網提供數學教育心得,運用微信跨國際溝通,教授加州、倫敦以及雪梨的學生。

  將數學的方法論運用到教育上也頗有心得。著書有《孩子不再害怕數學:10招爸爸輕鬆教的生活數學》(時報)、《媽媽這樣教數學》(湛廬圖書)。






相關書籍

教養大震撼:關於小孩,你知道的太多都是錯的!

富小孩與窮小孩3:18堂讓孩子掌握金鑰匙的致富思維課

不是你喜歡,就什麼都可以:兩位律師給孩子的32堂生活法律課

16歲的對話練習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