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公共孤獨:親愛的顧2022.05.26-2023.05.25

公共孤獨:親愛的顧2022.05.26-2023.05.25

作者: 顧世勇
出版社: 在地實驗
出版日期: 2024/05/30
ISBN-13: 9789572876824
書店 1






內容描述


《公共孤獨-親愛的顧2022.05.26-2023.05.25》是藝術家視為另一種創作型態的延伸,乃顧世勇持續一年(2022/05/26~2023/05/25),每日在FB發表一則對藝術見解的短文「親愛的顧」,集結成一本約15萬5千字的日記體散文的藝術手札。文字間以獨白形式的親和力開展出深具啟發性的論辯觀念。涵蓋藝術家對藝術的沈思、創作經驗的分享以及對藝術與社會時勢的諸多面向的思考等等。手札中,顧世勇不僅以敏銳的觀察力和創造力對台灣1990年代以降的當代藝術趨勢進行審視與反思,更提出頗具前瞻性的洞察。本書的出版對後續台灣藝術發展的研究有其積極的意義。 
 
  《公共孤獨-親愛的顧2022.05.26-2023.05.25》為顧世勇以每日一則短文的形式,向藝術的本質性叩問以及對當代藝術在現今多元社會、科技媒體影響下的生活情境之省思。其中,包括殖民文化的複雜性、身份認同、藝術與新媒介的潛能、藝術發展趨勢和社會時勢的觀察等,無不體現作者以自身深刻的創作經驗對外部世界的回應。藝術家透過進入公共媒體的社群平台,以日誌體的感性形式,留下一連串公共性的潛在命題,供大家討論深思。這種透過一個人的自我對話,卻能造成後續巨大的公共迴響,就如同顧世勇在本書「後記」裡所指出的,在臉書時代,「公共孤獨」才得以可能,也成為藝術家的另一種以概念創作的媒介延伸。


目錄大綱


推薦序 最近和藝術相處得如何?/沈昌裕 
2022/06 
2022/07 
2022/08 
2022/09 
2022/10 
2022/11 
2022/12 
2023/01 
2023/02 
2023/03 
2023/04 
2023/05 
後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顧世勇
 
  顧世勇之創作一直以來,經常將日常生活邏輯和經驗所決定的物品、事件從既定的語境中剝離出來,重新在裝置空間中安排新的脈絡關係,使其以陌生化的方式重獲寓言式的意義。透過寓言式的手法使每個被挪用的「物件」在脫離原來脈絡下,成為「能指」(signifiant)的碎片,同時又是「所指」(signifié)被架空的當下時態和空間的產物,因此寓言是對正在同步發生的當下世界的關注和理解。 
 
  在其作品中,「物件」、影像多時態共存的時間意識,事實上已把時間有效地轉化為空間意識、事件、物品,以時態的差異性並存到達了全新的空間狀態和構造。在傳統藝術中,空間是從屬於永恆時間的神聖性而存在的,並通過對歷史的神聖化而實現。這點在裝置空間中被顛倒過來了,空間和時間成為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的範疇。多時態的事物、物品可以同時放置於同一空間內,徹底破除了傳統時間觀念所賦予的因果關係,逐走了舊歷史主義的意識和邏輯。 
 
  ◆學歷: 
  法國國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科學-造形藝術博士 
  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空間藝術國家最高級文憑 
  法國國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研所第三階段研究文憑(D.E.A) 
  法國國立巴黎第八大學造形藝研所碩士 
 
  ◆經歷: 
  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教授兼視覺藝術學院院長,曾任職於輔仁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等學府,涉獵藝術創作、教學與研究。在臺灣和國際間有廣泛的個展及聯展經歷,作品被多家知名機構蒐藏。 
 
  ◆著作與獲獎: 
  發表多篇論文,涵蓋裝置藝術與文化間的疏離現象 
  獲得多項藝術獎項,包括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大獎等






相關書籍

別來無恙【紀念版】

三體(全球突破三千萬冊燙金簽名版)

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限量作者親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