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茫的求學與研究道路上,我已經把車子加滿油了,
啊!此路不通?!
◆◆◆
「里長您好,我就是剛剛打電話來要拿傳單請您張貼,那位牙醫系的林老師。」
「什麼?你是老師喔?怎麼可能,哪有教授親自跑來的?」
一位學者能站上講台,背後牽連著數十年的生涯軌跡。台上十分鐘,台下不只十年功。而對從事科學的研究者而言,這段生涯更是充滿了繞路、迷失、困鎖、轉彎,經歷了數十年的流浪,才能回到講台前。因為科學研究者流浪的故事,就是一齣探險,不斷在未知的領域立下路標。
《此路不通?一位大學臭汗教師的學術人生漂流記》是關於一位年輕科學研究者的流浪故事:他如何在「牙科」與「神經科學」這兩個幾乎互不相關的研究領域裡不斷輾轉探索,並試圖把這樣的冒險傳達給後代學生。
這本書不是滿載卓越成就的功德簿,只是一本寫給大學生與年輕研究者看的故事,也是一則警醒台灣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的寓言。
• 混種流浪狗:凌晨三點寫心理學報告的牙醫師
• 崎嶇研究路:三次被留學獎學金拒絕的留學生
• 失業菜博士:成為全台灣學歷最高的研究助理
• 一人實驗室:完全沒有學生出席的第一堂課
• 一天21小時:在偉大教育下高喊謙卑的臭汗教師
本書特色
1.夠冷門:作者職涯聚焦在特定主題跨領域研究,是國內與國際上少有且特殊的議題。想知道一位傑出的神經科學研究學者是如何養成的?牙醫學與神經科學在學什麼?一定要看這本書。
2.夠真實:相較於歌功頌德的大人物傳記,本書述說的學者辛酸與糾結,扎實呈現大多數基層年輕學者的心聲。想知道學術圈的求生困境,必要時伸出關心之手?一定要看這本書。
3.夠膽量:作者沉浮學海多年的心路歷程,不僅激勵人心、有笑有淚,更「實話實說」地提出諸多建言,只求年輕老師的聲音能被聽見。想知道大學教師對自身處境的反思與心裡話?一定要看這本書。
專文推薦
無處不是展現其對科學執著的高尚品格,雖然環境的限制讓他偏離跑道,但從不曾放棄自訂的人生軌道。——賴玉玲/臺北榮民總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
不只是up side,也有down side……不同科系的人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應該都可以想到自己過去曾經的學習歷程。——陳俊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特聘教授、理學院副院長、腹語師、脫口秀演員
恐怕會有讀者認為「你們這種人不就是在心甘情願地虐待自己嗎?」但或許這也就是在大學教書一種難以言傳的魅力吧!——黃俊儒/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現任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計畫總主持人
人類之所以一直進步,就是需要這些逆風而行的人。——林元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口腔組織工程與生技材料研究所所長、吉他手
「有獨立挨罵的能力,還有挨罵後繼續獨立下去的能力」一語道盡了學術自由以及自我實現背後所要背負的包袱。——胡哲銘/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