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作者: 林富士
出版社: 三民
出版日期: 2024/07/10
ISBN-13: 9789571477916
書店 1






內容描述


★作者林富士教授逝世三周年紀念
  ★傳承自上古咒術療法的「祝由」,為何從正統醫學轉為「異端」?
 
  ◆起源於上古咒術醫療的祝由,是後世符咒療法的起源?
  ◇曾為正統醫學之一,卻被視為招搖撞騙的騙術?
  ◆令人嘖嘖稱奇的療效,究竟是真還是假?
 
  在未有系統性醫學的時代,難治疾病常被視為因鬼怪作崇而生,因此多以禁鬼驅疾等法術作為醫治手段,使用咒術療法為核心的「祝由」,即是在此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祝由神祕的術式、奇妙的效果,不僅吸引眾人爭相求治,也被官方列為正統醫學之一。但隨時間進展,祝由不僅被官方除名,也漸被視以術愚人的騙術;祝由的形象與地位,為何會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轉變?

  【是正統,還是異端──祝由的歷史起伏】
  傳承自上古咒術療法的祝由,自先秦時代便通行於民間,並在隋代被納入官署,成為正統醫療體系的一環。但祝由嚴苛的鍛鍊方式,以及士人對療效的質疑,使其面臨人才短缺、遭官方除名的困境;與此同時,民間藉由「祝由術」惑眾斂財之例接連發生。原為正統醫學之一的祝由,竟轉為誣民惑眾的騙術,如此巨大的轉變,是社會變遷使然,還是政治角力下悲劇?作者以豐富文獻、嚴謹考證,追溯祝由的歷史脈絡、梳理咒術療法的形象流變,完整詮釋祝由於千年歷史中的起落史。
 
  【從醫學、社會、宗教等多重視野,全面剖析「祝由」】
  除了考證祝由的歷史淵源及相關文獻,本書亦從醫學、社會,以及宗教等多重角度切入,探究各朝代對祝由的態度、剖析傳統醫學社群對祝由的觀感,並蒐羅近代中國祝由科醫者以符咒、符法行醫之實錄,不僅重現祝由的神祕面貌,更為後世研究留下珍貴史料、拓展新視野。期盼讀者能從中見證祝由從「正統」到「異端」的歷史進程,一同認識源自上古時代的「神乎其技」。

專文推薦

  杜正勝|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豐楙|中央研究院院士

誠摯推薦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張 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康 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陳元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院士
  蘇奕彰|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目錄大綱


'推薦序 杜正勝
推薦序 李豐楙
編輯說明 陳藝勻

導 論

一、被忽視的歷史
二、被刪除的記憶/技藝
三、探索之必要

語言的歷史──「祝由」釋義

一、辭典的定義
二、經典的注疏
三、「祝說病由」析論
四、現代文字學與語言學家的看法
五、結 語

科目的歷史──宋元明清的醫學科目

正統的範式──官方「祝由科」的內涵

「祝由科」醫學文獻及其傳習
「祝由」醫學與道教的關係──以《聖濟總錄‧符禁門》為主的討論
試論《聖濟總錄》的編者

傳統醫學社群的聲音──醫者與士大夫對於「祝由科」的態度

一、引 言
二、隋唐至兩宋時期(西元六至十三世紀)的主流聲音
三、元明時期(西元十三至十七世紀)的多元聲音
四、清代(西元十七至二十世紀)的褒貶
五、結 語

 清代民間祝由科的醫者群像──傳統文獻的描述與刻畫

一、引 言
二、「祝由科」醫者的醫療事例
三、「祝由科」醫者的人群特色
四、祝由術與對治之病
五、結 語

神乎其技──近代中國「新媒體」中的「祝由科」形象之一

一、引 言
二、祝由科醫者的醫療活動
三、祝由科醫者「人群學」分析
四、結 語

騙術與邪術──近代中國「新媒體」中的「祝由科」形象之二

一、引 言
二、負面新聞中的祝由科
三、輿論對於祝由科的批判

雜揉與堆疊──民間祝由科文本的「後設資料」

一、引 言
二、祝由醫者與宗教人士的「祝由書」
三、專業醫家與士人的「祝由方」
四、結 語

 結 論

一、誰是祝由?浮浮沉沉的技藝
二、誰主浮沉?宗教、醫療與政治的糾結
三、誰是主體?痛苦、無知與絕望的病人

附 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富士(1960-2021)

  出生於臺灣雲林。臺灣大學歷史學士、碩士,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學術研究領域為宗教史、醫療史、文化史、數位人文學。著有《小歷史──歷史的邊陲》、《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紅色印象》、《漢代的巫者》、《巫者的世界》與《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等。






相關書籍

權力與無知:羅洛.梅經典

我與老子在道德夢境中相遇

治理教育欲望:當代中國教育的文化分析

革命前的寧靜:激進想法的起源,往往在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