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便宜沒好藥?一段學名藥和當代醫療的糾葛

便宜沒好藥?一段學名藥和當代醫療的糾葛

作者: 傑瑞米・葛林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 2018/07/11
ISBN-13: 9789865727734
書店 1







內容描述


療效重要,還是成本優先,
還是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收入繁體中文版 作者序
  郭文華(陽明科技與社會所 副教授)專文推薦

  醫藥支出不斷攀升是當今社會面臨的危機,專利過期之後的「學名藥」,能否減緩財政負擔呢?

  本身也是醫師的葛林,從歷史觀點出發,談及原廠藥與學名藥之間的爭議、醫藥專業的利益衝突、藥廠間的利害關係、專利的攻防戰,最後論及全球的藥品市場。在詳細的資料爬梳當中,呈現學名藥對當代醫療照護的意義。學名藥除了節省醫療成本,也讓我們正視「選擇的政治」背後的風險和報酬。

  雖然學名藥與原廠藥具備相同的活性成分,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相同,卻又不相等」的差異,這樣的差異往往引爆爭議。從病患權益的角度切入,學名藥和原廠藥之間的相似性是如何建立?攝入人體之後,同樣的成分會有相同的吸收率嗎?科學(例如:藥物動力學)在其中如何扮演監管角色?療效重要,還是成本優先,還是情況比這個更複雜?

  從醫藥分工來看,醫師、藥師和健康照護系統各方角逐決策權,「誰」有資格決定何時該用學名藥。從公衛角度切入,學名藥提醒我們另一種符合經濟、節制成本的用藥模式,以達到群體受惠的目的。從選擇自由的考量觀察,學名藥活絡了照護系統,創造繞過原廠藥把持的替代方案,提供用藥組合的另一種可能。

  從消費者運動的觀點,病患如何學習藥物知識,從被動者變成主動的消費者,也間接挑戰醫師權威。從產業面分析,我們不該貶抑學名藥廠,一個國家如果能夠擁有優良的學名藥廠就能確保該國人民的健康福祉,甚至學名藥廠變身為跨國巨人,成為出口主力。

  這不是一本起底藥廠黑幕的書,葛林透過層層歷史進展,揭示醫療治理的深刻意涵。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創新VS.模仿,小公司VS.跨國企業,以及公共衛生VS.私營市場這些對立觀點。最後,我們會發現,學名藥是少數「便宜有好物」的例子。

得獎與推薦記錄

  學名藥本身是個問題,還是解答?顯然兩者都是。為了完整理解過去半世紀圍繞著學名藥的爭議與它的前景,我們必須同時接受賽費面對的問題(為了虛假的相等性,抹去了藥物之間的重要差異)與董教授遭遇的狀況(為了市場,替等效藥物營造出區別)。多數的學名藥故事只採信其中一方的論述。然而,我們知道雙方都充斥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如果想超越意識形態來解讀原廠與學名藥之間的矛盾,我們還是必須願意和雙方的論點打交道。──傑瑞米・葛林(本書作者)

  現代製藥的創新性某種程度上仰賴專利,而專利又需要龐大經費與人力才能轉化成可賺錢的商品。但本書不附會製藥產業的邪惡,也不過譽學名藥破解法規的機巧。作者回到藥物史的原點,指出學名現象之於醫藥體系的意義。──郭文華(陽明科技與社會所 副教授)

  一部精采萬分、備受推薦,關於學名藥市場如何誕生的歷史。──《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我們應該敬賀葛林,他為這個主題帶來生命──他將軼事、學識和優雅散文融合為一。──《柳葉刀》(Lancet)

  推薦給對戰後美國公共衛生感興趣的讀者,以及對當代藥物政治有興趣的讀者。──《醫學史公報》(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有益的框架,幫助我們理解藥品市場如何抵達目前的位置,以及如何將我們從過去得到的教訓應用於當下面臨的挑戰。──《衛生事務》(Health Affairs)


目錄大綱


前言  相同,又不完全相等

I.  名字裡面有什麼?
1.    建立藥物世界的秩序
2.    學名:品牌批判者

II. 沒有學名藥這種東西?
3.    無名藥
4.    一個低調產業的起源
5.    學名的專一性

III. 相似性的科學
6.    相等性的競爭
7.    差異的意義

IV. 替代的規則
8.    替代的善與惡
9.    全面替代

V. 學名藥消費的矛盾
10.    解放俘虜消費者
11.    門診,藥局與超市裡的學名藥消費

VI. 替代學名藥
12.    「模仿」藥的科學與政治
13.    官方與民間優選藥物
14.    全球學名藥

總結 相似性的危機
誌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傑瑞米・葛林(Jeremy A. Greene)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系和醫學史系教授。專長為二十世紀臨床醫學、藥品、醫療技術、醫療人類學、全球醫療衛生、疾病史。研究旨趣大體上圍繞著疾病史,主要探索醫療科技如何影響世人對「何為病態、何為健康,何為異常、何為反常」的理解。

  二○○八年到二○一二年,任教哈佛大學科學史系與醫學院,擔任藥物流行病學與藥事經濟學教席。有關藥物與臨床試驗的歷史分析刊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轉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後,除了繼續歷史研究,也重拾聽診器,在東巴爾的摩醫療中心(East Baltimore Medical Center)擔任第一線臨床工作。

  另外著有《按數字下藥》(Prescribing by Numbers: Drugs and the Definition of Disease)。目前正著手進行新計畫Medicine At a Distance,研究即時通訊技術,如何影響醫療知識的變遷。

譯者簡介

林士堯

  長庚大學醫學系畢,解剖病理科主治醫師。






相關書籍

1年減14公斤內臟脂肪的燃脂飲食法:用蛋白質脂質飲食重啟燃脂機制,打造怎麼吃都瘦的好體質

擇食聖經:天下無不死之藥,只有養生之道。

STOP!停止讓自己衰老的壞習慣:飲食、運動、睡眠、思惟,每天的四大類習慣,將決定5年後的你是衰老又病懨懨呢?還是看起來年輕10歲!

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