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大圖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大圖解

作者: DK出版社編輯群
出版社: 大石國際文化
出版日期: 2021/12/28
ISBN-13: 9789860693447
書店 1







內容描述


本書收錄100張以上的全彩地圖,解析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脈絡,協助讀者了解各關鍵戰役的陸海空軍交戰軌跡、軸心國的崛起、死傷慘重的諾曼第大登陸,或是讓中立美國決定參戰的珍珠港事件、以及翻拍成電影的敦克爾克大撤退、造成數十萬平民死傷的廣島及長崎原子彈爆炸、列入史上最血腥戰役之一的列寧格勒圍城戰……等等。
    
  此外,書中輔以大量圖片,揭露如猶太集中營、閃電戰、神風特攻隊、密碼戰等震撼畫面,並繪製時間軸,搭配豐富的文字細節,詳述全球參戰的始末,從社會、經濟、政治、科技武器發展等不同面向切入歷史。

本書特色

  ・以100張全彩地圖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如何經由陸、海、空三軍延燒全球的歷史脈絡。
  ・收錄同盟國和軸心國使用過的歷史地圖,以上帝視角深刻解析二戰歷史上的關鍵戰役。
  ・時間軸排列出二戰重要事件的前後因果關係,佐以敘述性的總覽,解釋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與科技發展。
  ・舊照片、當代文物與知名領袖的個人檔案描繪出戰爭全貌,收錄大屠殺、閃電戰、神風特攻隊與密碼破解等專題介紹。


目錄大綱


第一章
跌入戰爭的深淵1918–1939年
戰爭的種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遺物
國際聯盟
獨裁者的歐洲
希特勒與納粹德國
動盪的中國
西班牙內戰
對日抗戰
德國與義大利的擴張
水晶之夜
歐洲戰爭倒數
 
第二章
德國大獲全勝1939–1941年
歐洲的戰火
波蘭的毀滅
假戰
普拉塔河口海戰
芬蘭冬季戰爭
挪威戰役
德國在西方的攻勢
閃電戰
敦克爾克大撤退
法蘭西的陷落
非洲的強權惡鬥
不列顛之役
閃電空襲
英國殊死戰
U艇戰開打
擊沉俾斯麥號
美國結束中立
租借法案
地中海與中東
義大利的非洲戰役
隆美爾進軍沙漠
希義戰爭
德國南進
中東與東地中海
地中海之戰
圍攻馬爾他
德蘇戰爭
巴巴羅莎行動
德國和蘇聯的大後方
列寧格勒圍城戰
德軍進軍莫斯科
東方的殺戮
解救莫斯科
 
第三章
戰火擴大1942年
美國和日本走向戰爭
日本的野心
日本開戰
珍珠港
日本進軍
戰時的美國
日軍入侵菲律賓
新加坡投降
日本占領緬甸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印度
日本的挫敗
中途島海戰
瓜達卡納島
歐洲和非洲的戰爭
歐洲新秩序
大屠殺
華沙猶太區
破壞與顛覆
北極海運輸船團
隆美爾的最後進擊
第二次阿來曼戰役
火炬行動
德國進軍史達林格勒
圍攻史達林格勒
蘇聯在史達林格勒的勝利
戰俘
 
第四章
局勢逆轉1943–1944年
德國的頑抗
沙漠中的勝利
高峰會議
入侵西西里和義大利
從安濟奧到哥德防線
擊敗U艇
破解密碼
日夜轟炸
史佩爾與軍需工業
歐洲的反抗
庫斯克戰役
勢如破竹的蘇軍
巴格拉基昂行動
華沙起義
D日登陸
奧馬哈灘頭
諾曼第戰役
復仇武器
突破諾曼第
刺殺希特勒
市場花園行動
德國家門口的戰火
希臘與南斯拉夫
對抗日本
側翻行動
美國兩棲作戰
太平洋跳島作戰
決戰馬里亞納
雷伊泰灣海戰
神風特攻隊
反攻緬甸
戰爭中的中國和日本
日本在東亞的統治
 
第五章
結局和餘波 1944–1955年
盟國在歐洲的勝利
突出部之役
雅爾達與波茨坦
橫渡萊茵河
空戰敗北的德國
轟炸德勒斯登
蘇維埃的最後攻勢
在義大利的最後掙扎
柏林陷落
歐洲勝利日
擊敗日本
奪回菲律賓
硫磺島
轟炸日本
沖繩之役
曼哈頓計畫
廣島與長崎
太平洋的和平
戰爭的餘波
鐵幕
國共內戰
亞洲去殖民化
以色列建國
戰爭的代價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名詞解釋
索引
謝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DK出版社(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創立於1974年,半世紀來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百科圖文書出版社。DK圖書除了強調知識性,更以「革命性的美術編輯」著稱,堪稱業界一絕,他們在版面上下足工夫,平均每頁的設計成本是其他出版社同類書籍的十倍以上,其中又以「去背圖像+全白襯底」的圖解手法最為獨特,這些圖像以多變的視角呈現,選用大量逼真的插畫或實物照片,時而宏觀、時而精細,與紮實的文字緊密結合,實踐「終身學習」的出版理念。

譯者簡介

于倉和

  從事過多種工作,包括自由譯者、大陸台幹、專案經理等等,但因為童年時的因緣際會,與軍事戰史結下了不解之緣。翻譯過多本二次大戰戰史書籍,也曾任職於軍事題材大型多人線上遊戲《戰車世界》、《戰艦世界》臺灣辦公室,出國旅遊時也喜歡探訪各類軍事遺跡,致力於把寓教於樂的軍事歷史內容傳遞分享給更多有興趣的人。






相關書籍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8):盛世大唐篇【萌貓漫畫學歷史】

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

失序的心靈:美國個人主義傳統的困境

新AI與新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