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渡阡陌:我家的兩岸故事(二)

渡阡陌:我家的兩岸故事(二)

作者: 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 2024/04/09
ISBN-13: 9786263747067
書店 1






內容描述


兩岸人物瞬息的遣懷與永恆的思鄉

盡己之力搶救遷台歷史,以紀錄片與出版相互輝映,

無異為兩岸書寫新添了一大筆可觀的記憶文庫

 

  每一刻面對面的聆聽,繼而書寫,都是起點,

  不時回望受訪者「敘事」開端,重構生命經驗。

  此書專精有見地,也廣博透視,銜接文學的浩如煙海,

  盡掇遷台文史無窮的堂奧!

 

  是思鄉,也是遣懷,一長段漫長而艱辛的歲月,完全靠著恆心和毅力渡過,受訪者所經歷的事故,無奇不有。

  只浩歎,思念千年,等待的家人怎相見?不斷思索,這苦難何時可了?

 

  ◆防砲司令蕭知三的三重空軍一村昔日眷舍已成眷村文化園區,夫人如何度過遷台最苦時期?胡宗南之子胡為真名為Victor勝利,是為了紀念打勝中共、克復延安。同具黃埔軍魂的黃世忠將軍背誦著校訓,拿出當年黃埔中正劍,上頭一邊刻著「成功」、一邊刻著「成仁」的榮譽!  

  ◆知書達禮的姚雲龍娶山地之花後,思親心切,又為何在家書寫到,「乾脆斷了音訊就當我已經不在人世,免得牽腸掛肚」?媒體人陳鳳馨說,被戰爭改變了兩代人,如果沒有戰爭,外公可能會一直定居在日本,後代子孫就會慢慢忘記祖先來自浙江青田。

  ◆李花崗相信父親總有一天會回家,臂膀不肯戴黑紗,直到有一天殘酷的面對失怙事實。同樣為空軍遺族,傅依萍描述媽媽超越凡人的轉折;趙莎重新粉墨登場,瀟灑走一回。  

  ◆「真北平」少東家張紹鐸照顧一百一十五歲的母親趙蘭花無微不至,他曾經將父親的故事搬上舞台,演活游擊將軍張禮安。杜睿展心目中的爸爸杜成山是真英雄,墨鏡、西裝、風衣與紳士帽的行頭,神祕帥勁不會輸給007電影的詹姆士龐德。  

  ◆陳錫煌的父親是掌中戲國寶李天祿,父子曾在一九四七年知前往上海找商機,際遇曲折。百歲萬永順連串三字經來回憶戰爭的慘絕人寰,野百合純潔美麗,楊樟富跟著部隊荒島求生。  

  ◆豆蔻年華時節,盧雪芳寫下遠方飄起的烽煙。視困難險惡為進步勝利的階梯,劉哲基創業成功,大難不死的摔機兩次,金英是最後一個開同學會的同學。  

  ◆以讀書是終身志願,流亡學生梁爾玉五十五歲考上台大外文系,馬肇遠遠離權利核心,寧做中醫幕後推手。彭中做湖南臘肉第一把手,反共義士卜占才在自由的土地大口呼吸。

 

  走過時代動亂,台海世紀大遷徙後的歲月逐步安逸,時光流動太快,許多舊事都來不及記錄瞬間就消逝。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因此架起《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拍攝千部磅礴記錄片,再也以細緻紙本補遺,系列出版物無異是豐藏與驅動的印證,給予兩岸書寫正面省思。


目錄大綱


■近代中國的時代悲劇──馮世寬(退輔會主任委員、前國防部部長)

■流水往事,舊如新,新如舊──石靜文(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搶救遷台歷史的在地性與國際性──范姜泰基(桃園市客家事務局局長)

■記憶的慈顏,隔海相見──李碧華(主編)

 

推薦序

■追懷與守護──詹明儒(「中外文學」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百萬文學獎、巫永福文學獎、

時報文學獎小說甄選首獎得主)

■莫負今生情──林野(青溪新文藝散文銅環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

■眷村裡的女人──劉又瑋(吳濁流散文獎佳作)

■找到塵封的血和淚──邱瀟君(中國時報報導文學獎、浯島文學獎新詩組首獎得主)

 

輯一 保家衛國大將軍

 

眷村的幸福天倫,宛若時空符碼──蕭張世英

見證日軍受降,遇見一本會說話的歷史課本──黃世忠

從軍已二十八歲,如史詩的戰火浮生錄──胡為真

烽火三部曲為父母揚名,人子之大孝──張紹鐸

 

輯二 四海的匯聚

 

戰火下的野百合──楊樟冨

乾脆斷了音訊,免得牽腸掛肚──姚雲龍

娶本省少妻,做湖南臘肉──彭中

反共義士,自由的大口呼吸──卜占才

 

輯三 女性的天倫嚮往

 

被戰爭改變的兩代人──陳鳳馨

翟萍攜女傅依萍,烈士遺族開枝散葉──傅依萍

雲端黑蝙蝠,凡間七仙女──鍾德英、李花崗

盛年不重來,歲月不待人──趙莎

在豆蔻年華,遠方飄起烽煙──盧雪芳

 

輯四 老兵的鄉愁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萬永順

視困難險惡為進步勝利的階梯──劉哲基

大難不死的摔機奇遇──金英

台灣光復後,布袋戲從早演到晚──陳錫煌

我爸爸是國產凌凌漆──杜睿展

讀書是終身志願,五十五歲流亡學生考上台大外文系──梁爾玉

遠離權利核心,寧做中醫推手──馬肇遠

 

輯五 舊物絮語,遷臺一代的典藏筆記

 

父親的最後一張金箔──楊裕昌

寒冬臘月的懷中暖意──蒲玉蓓

臨行密密縫,與母親連結的藍背心──索予明

史上最短的貨幣:金圓幣──伍世文

一九四七年的小黃卡──蕭知三

聽廣播也要有執照?──潘長發

員工訓練班修業證明──歐陽璽

參與越戰的國軍──湯水易

飄洋過海的袁大頭──王春源

遷臺的救生「船」──索予明

機工長的榮譽──林富民

火柴盒大小的間諜相機──王根深

立下習醫救世的宏願──陳嘉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沈春池先生(1909-1988)為福建詔安人,本從事教育工作,抗戰軍興乃投筆從戎,臺灣光復後奉派來臺,多年後以中校軍階退伍。春池先生一生清廉正直,1988年3月八十歲壽誕當天,哲嗣沈慶京先生公開宣布籌設「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年底春池先生以耆壽辭世。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創立至今35年,是臺灣較早從事兩岸歷史文化交流的非營利組織。基金會秉持誠摯態度,為兩岸交流、弘揚中華文化盡心盡力,在不斷努力推動下,歷年陸續舉辦的文化交流活動,地點遍及兩岸各地,深獲各界肯定。

  《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

  隨著文化傳承與交流工作的推動,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意識到近在眼前的當下,同樣亦是我們必須積極保存的未來歷史。為此,基金會自2016年啟動《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史料保存計劃,企圖與時間賽跑,積極搶救日漸凋零遷臺前輩們的口述歷史,以及散佚於民間的各類見證文物。

  迄今,記憶庫已收錄超過千餘名大時代下見證者的生命故事,除匯集為紀錄片影音檔外,同時也持續典藏及研究相關遷臺歷史、榮民眷村等文件暨文物的保存。此外並規劃「春池文化教育館」進行文件與文物展出,期許透過民間不同的視角,保留大時代中各庶民的生命故事,留下歷史課本之外的史話,且更具體清晰的呈現時代人物故事的真實寫照。






相關書籍

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三版)

中國兵器全事典:真實還原130款冷兵器、城池攻防戰具,帶你運籌帷幄,親臨沙場爭戰

現象學的力量:精神分析與存在哲學的深度反思

桑和朵瑪:西藏離散社群的流動與社會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