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城市六千年史:見證人類最巨大的發明如何帶動文明的發展

城市六千年史:見證人類最巨大的發明如何帶動文明的發展

作者: 班‧威爾森
出版社: 貓頭鷹
出版日期: 2023/10/07
ISBN-13: 9789862626535
書店 1






內容描述


城市,是人類最巨大的成就,形塑人類的文明。
當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時,我們的城市生活將變成什麼模樣?

◎本書已售出韓國、越南、巴西、荷蘭、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等25國版權
◎作者班‧威爾森曾榮獲毛姆文學獎
◎譯者李易安曾獲台灣卓越新聞獎,並入圍亞洲出版協會(SOPA)新聞獎

從世界第一座城市烏魯克起始,帶你綜覽羅馬、巴格達、呂貝克、倫敦、洛杉磯、上海等26座城市的誕生與衰落、過去與未來,展示人類與城市共通的命運。

□適應氣候變遷的印度,5000年前就有沖水馬桶,普及率比現在還高!
□城市生活等同於享樂,喜歡沐浴的羅馬帝國,軍隊所到之處就是蓋浴場!
□「城」也戰爭,敗也戰爭,二戰後華沙市民只用了7年就恢復城市大部分的樣貌?

我們天生就是「城市動物」
人類聚集一起的習性造就了城市生活。但在上個世紀,曾有人以洛杉磯郊區化為例,認為汽車與網路將能帶我們遠離城市,21世紀的Covid-19也讓我們以為遠離城市的時刻已然到來。但事實上,每一天都有20萬人移居都市,到了2050年大部分的人都將住在城市裡,我們終將難以過上遠離城囂的田居生活。

城市的超強適應力
今日我們面臨的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等問題,以及過去兩年的疫病大流行,其實歷史上許多偉大城市都曾遭遇過。面對這些問題,本書作者認為正是匯聚高密度人口的城市,才能催生出創新迎接挑戰。比如19世紀的疫病流行,便促使土木工程、衛生措施和都市規劃的發展。且密集性的城市居住方式,也更能減少與大自然的衝突。透過向過去六千年的偉大城市學習,也許我們更能找到未來城市應該有的樣貌。

6000年來的偉大城市文明
城市的出現造就需求、激發創意,帶動文明的腳步。西元前4000年,世界第一座大城市烏魯克,因人口聚集而產生主管法律、稅收等行政管理階層,也有宗教性建築和先進的灌溉系統。西元前3000年的印度,因應河流改道與氣候變遷,城市居民建造了節水系統。堡壘頂部也有蓄水池,根據需求利用重力輸送到地勢較低的城區。這些發明也促使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家家戶戶都有「沖水馬桶」。西元前1世紀的雅典為我們示範了人類歷史上成功城市的共有點,不斷移入的外來人口帶來創造與活力。西元1世紀羅馬城人口破百萬,6世紀起城市文明轉往亞洲發展,巴格達匯聚全世界的財富、美食還有知識,直到十三世紀遭蒙古人毀滅後,城市文明才轉由商業城鎮取代。而此時冉冉升起的呂貝克即是中世紀商業勢力凌駕政治權力的結果,也是後世新加坡與香港等商業中心的典範。

身處巨型城市的時代的我們
21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將是奈及利亞的拉哥斯,人口預計達到4000萬。這座1999年才發展起來的城市,目前由無數違章建築和數百萬生意人組成的微型經濟體運作著,也正以極快的速度讓我們見證人類從無到有建造城市的能力。進入巨型城市的時代,如何與自然環境共處,如何管理超級城市的生活成為現代人的課題。我們必須與過去數千年來的城市人一樣,以創造力和臨機應變生存下來,並對大環境作出回應。而人類六千年的城市史,便為我們示範了人類的下一步。

好評推薦

一項巍然的成就……閱讀這本書就像初次參觀一座令人振奮的城市,令人炫目又使人疲累,有時則兩者兼具。──《華爾街日報》

威爾遜帶領我們參觀了二十多個城市和數千年的歷史……本書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引人入勝的閱讀之選。──《紐約時報書評》

這是一首對城市和國際化生活的頌歌……威爾遜是博學、有創意的文明史向導。──《時代》雜誌

歷史學家威爾遜做了廣泛的調查,探討過去六千年來城市的崛起如何塑造了人類歷史……他是一位和藹可親且博識的導遊,書中積累了許多引人入勝的知識和分析。坐在家中的讀者將受益匪淺,並感到愉悅。──《出版者周刊》

信息豐富且易於理解。對於尋求全球視野下世界各大城市影響的歷史和公共政策讀者而言,這本書非常有價值。──《圖書館期刊》

在本書中,威爾森提醒了我們,大都市的脆弱…….但他也出色地闡述了讓都市繁榮的力量。——《金融時報》

威爾森徘迴於多座城市之中,跨越了數十個世紀,將各種歷史數據、史料、軼事和藝術完美交織在這本書中。——《明星論壇報》


目錄大綱


好評推薦
譯序 一封獻給城市的情書/李易安
推薦序 用城市考古學考古城市/屈慧麗
推薦序 台灣在全球城市史之中有無獨特的角色?/邱秉瑜

緒論 大都會的世紀
一 城市的黎明:烏魯克(公元前四〇〇〇至公元前一九〇〇年)
二 伊甸園與罪惡之城:哈拉帕與巴比倫(公元前二〇〇〇至公元前五三九年)
三 大都會:雅典和亞歷山大港(公元前五〇七至公元前三〇年)
四 帝國的超大城市:羅馬(公元前三〇至公元五三七年)
五 美食之都:巴格達(公元五三七至一二五八年)
六 戰爭之城:呂貝克(公元一二二六至一四九一年)
七 世界之城:里斯本、馬六甲、特諾奇提特蘭、阿姆斯特丹(公元一四九二至一六六六年)
八 社交之城:倫敦(公元一六六六至一八二〇年)
九 地獄之門?曼徹斯特和芝加哥(公元一八三〇至一九一四年)
十 巴黎症候群:巴黎(一八三〇至一九一四年)
十一 摩天大樓的靈魂:紐約(一八九九至一九三九年)
十二 毀滅:華沙(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五年)
十三 郊區之聲:洛杉磯(一九四五至一九九九年)
十四 超大城市:拉哥斯(一九九九至二〇二〇年)

致謝
注釋
圖片列表
索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班‧威爾森BEN WILSON劍橋大學歷史系本科學士、碩士。出版過多本著作,他以《自由的代價》獲毛姆文學獎,另一巨作《深海帝國》入選《星期日泰唔士報》暢銷書榜單。他也是許多歷史頻道的顧問,經常在歐美電視、廣播中現身,並為多家專欄撰稿。譯者簡介李易安記者,兼職譯者;關注空間、邊界和移動。著有《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斷裂的海》;曾獲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獎助、OpenBook好書獎、台灣卓越新聞獎,並入圍亞洲出版協會(SOPA)新聞獎。






相關書籍

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

白色的力量-柯文哲:我改變不了四季的變化,只能讓其盡善盡美

江山不能留與後人愁:財富傳承與家族憲法

傳播學哪有這麼大眾!知識鴻溝理論×沉默螺旋×媒介依賴×受眾分析×5W模式,十六位傳播學大師來「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