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良性羞恥:接住你家庭、職場、愛情與人際關係中的無地自容

良性羞恥:接住你家庭、職場、愛情與人際關係中的無地自容

作者: 約瑟夫.布爾戈
出版社: 一起來出版
出版日期: 2024/04/03
ISBN-13: 9786267212646
書店 1






內容描述


第一本深入解析羞恥感的書
 
4個觸發情境、3種自毀習慣 看懂情緒,
4步驟重拾自尊
 
  ★ 最完整的痊癒實務指南。給無地自容的自己無堅不摧的自信 
  ★ 幫助上萬人擁抱陰影的心理師,淬鍊40年的情緒觀點
 
  面對不適的環境、關係,我們可以選擇離開,但情緒不是說放就能放下。我們大多不想經歷害怕、生氣、羞恥等,可是生活不能沒有這些感受,問題在於如何在它們的陪同下活得更好。
 
  無地自容的情境,因人而異
  羞恥感是壞的,會打擊我們的自尊,是種非常內耗的情感,然而如果我們一味採取:忽略、壓抑、轉移或迴避等因應方式,會暫且感到輕鬆,卻讓我們畫地自限,同時不得不從此繞開類似的場景、事或人。
 
  ● 內心對話常自己嚇自己?「你一定要竭盡所能才能成功」
  ● 為了很小的失誤自責好幾天
  ● 從小不喜歡出現在大眾面前,卻無法完全避免而痛苦不已
  ● 常被說自學能力強,但心裡知道:是因為我不好意思問別人
 
  當「現在的我」和「我期望他人眼中的自己」不合身時,
  羞恥感就產生。
  凡是痛苦的自我意識,都與羞恥感有關
 
  在所有感受中與自我價值最密不可分的,就是羞恥感。布爾戈博士擷取35年的個案和其自身,從發現到接納羞恥的顛簸之路,梳理成這本痊癒實務指南,並引以心理學、遺傳學、社會學的洞見,帶我們釋放成見、切換心態。
 
  發現情緒的意義,走出人生劇本──
  引起羞恥感的情境模式:
  ● 從學業到成就,你常比輸手足,而父母明顯偏心另一方-模式:無回應的愛
  【舊反應】內心反對父母,卻在職業、擇偶等方面愈符合父母期望
  【新視角】問自己「重視什麼?」,而非「怎麼做能被認可」(第11章)
 
  ● 在運動社團因為身材、社交焦慮而成為霸凌的對象-模式:非本意的暴露
  【舊反應】避免類似場景,習慣在團體隱形,在工作、愛情刻意不表現
  【新視角】提高內在防衛機制的意識,肯定小進展(第16章)
 
  治療始於覺察,本書從羞恥感產生的情境模式、自毀反應,到重拾自尊的具體實務,幫助我們直面情緒之王,找到方法並應用在自己生活的課題上。
 
  「真正的自信,是由我們自己贏得的。」──布爾戈博士
 
本書特色
 
  1. 全新觀點:羞恥感並不壞
  2. 淺白易懂:作者為40年資深臨床心理治療師,單月25000點閱人次、熱門心理學部落格主
  3. 課題首選:架構完整,對於糾結於羞恥經驗的人來說是最給力的情緒指引
  
專業推薦
 
  薩提爾模式溝通引導師/李崇義 
  作家/蔡康永
  (按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推薦
 
  這本書對每個人都有幫助,從偶爾經歷羞恥感襲擊的人,到長期為羞恥感困擾的人。尤其讓我感到鼓舞的是,書中強調自尊是你從自己的成功中學到的,而不是別人給你的。推薦與父母一起閱讀。―─艾迪(Bill Eddy),國際知名衝突協商專家
 
  如果我們想要過上有意義和充實的生活,就必須掌握這些情緒。──莫蘭(Joe Moran),《害羞這迷人天賦》作者
 
  對於任何飽受羞恥和自我批評之苦的人來說,可以藉著本書,改變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凱瑟(Shannon Kaiser),《愛自己的實驗》作者
 
  豐富案例告訴我們:羞恥既可以讓我們步履蹣跚,也可以幫助我們茁壯成長;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如何對待它。──馬爾肯(Dr. Craig Malkin),《不用怕,自戀》作者
 
  羞恥感是一種無處不在的情緒,必須加以認識和理解,而不是否認和埋葬。──柯雷斯曼(Jerold J. Kreisman),《愛你,想你,恨你》作者
 
  這一本指導手冊提醒我們,羞恥感是不可避免的,他還告訴我們,羞恥感可以在通往自尊的道路上發揮重要作用。──基芙絲(Tama Kieves),暢銷書《今天,我比昨天勇敢一點點》作者
 
  作者鏗鏘有力地說明,為何在不斷讚揚和減少批評提升自尊心這一概念是錯誤的。──史翠普(Peg Streep),《放棄的力量》作者


目錄大綱


前言 走出羞恥,從認識四種成見開始
羞恥感意識測驗

▍第一部 羞恥感譜系
第1章 情感的羞恥家族
凡是痛苦的自我意識都與羞恥感有關
第2章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問問羞恥感
羞恥感一直是一股向善的力量
第3章 羞恥感的來處──不被愛與被忽略
人是從雙向的愛、群體歸屬來看見自己
第4章 羞恥感的來處──驟然暴露與失望
只要對方是人,就有我們還沒看到的那一面
第5章 喜悅與自尊的誕生
別人給的信心,流失得更快
第6章 最早體驗的羞恥感
羞恥感驅動你此生中最驚艷的成長

▍第二部 羞恥感的三種偽裝 
逃避羞恥感
第7章 社交焦慮,沒有他人的世界
只要不與人互動,我的缺陷、醜陋就不會暴露了
第8章 漠不關心是種保護傘
接受心理治療本身就可能是一種羞愧經驗
第9章 在放蕩和上癮,把自己丟失
人總是從意想不到的團體得到歸屬感
第10章 此刻我在逃避嗎?
我們在跟人接觸時調整外表和舉止,來控制給對方的印象

否認羞恥感
第11章 理想化的虛假自我
她一生都在嚴厲自我批評,而且沒有自覺
第12章 優越感與蔑視
隱藏的缺陷、醜陋和自卑感,會把你推向任何承認你的完美的人
第13章 責備與憤慨
她自認是未被發掘的「祕密天才」,以否定自己的渺小、無助
第14章 在日常生活中否認羞恥感
從「讓自己看起來狀況很好」到「如何變好」

控制羞恥感
第15章 自嘲:保持距離的藝術
幽默有時作為個案拉開距離的手段
第16章 自我憎恨
若在早期經歷羞恥感,未來的生活會較辛苦
第17章 受虐狂
無法主動結束病態的關係,是自我憐憫的表現
第18章 在日常生活中控制羞恥感
沒有人可以嘲笑我──因為我自己會先笑!

▍第三部 從羞恥感到自尊
第19章 羞恥感反抗與狹隘的自我認同
有的自卑是出於羞恥感反抗
第20章 克服自卑與拓展自我認同
抗拒、防衛我們就失去了一次成長的機會
第21章 建立自豪感
這個時代普遍有著對平凡的恐懼
第22章 分享喜悅
未能成為我們想成為的人時,好好傾聽羞恥感

附錄A:測驗的分數和討論
附錄B:練習
致謝 一本心理治療師生涯淬鍊的觀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約瑟夫.布爾戈博士 Joseph Burgo
 
  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博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臨床心理治療師。
 
  他在心理治療方面有三十多年的實踐經驗,善於以平易近人的筆法,讓心理專業知識易於咀嚼、吸收。其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今日美國》(USA TODAY)等媒體。
 
  著有《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你所不知道的自戀狂》等,廣受同行及大眾好評。
 
譯者簡介
 
曾琳之
 
  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言與文學系、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行銷研究所。 譯有《好企劃一頁剛剛好》、《開始Podcast》、《高年級逆齡先修班》等。






相關書籍

一流老人:愈老愈受尊敬的生活方式

信念的力量(限量加贈「信念成真筆記本」)

一筆入魂:怡慧老師的創作人生課!隨書限量附贈:「掌中的創作攻略」手跡書籤!

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人為什麼會自殺?從動機到行為的研究探索,溫柔而理性地全面了解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