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政治學的現況與展望

政治學的現況與展望

作者: 吳重禮等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3/07/25
ISBN-13: 9786263662186
書店 1






內容描述


本書由29位學者共同執筆,是繼《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和《政治學的回顧與前瞻》後,第三次針對臺灣政治學各個領域的發展進行全方位的回顧。內容包含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比較政治、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公共行政與政策、臺灣政治,以及中國大陸政治六大範疇,共22篇專章。本書以臺灣學者的研究成果為核心,傳承先前兩本著作的編撰精神,回顧學科的發展脈絡,探討學門現況的整體面貌,提出未來可能的重要研究課題,是我國政治學術社群的自省與規劃。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領讀者閱讀,瞭解當代臺灣政治學的概況,對於政治學相關科系大三、大四、研究所學生,甚至是甫取得博士學位準備踏入學術領域的年輕學者,以及對政治學有興趣的社會大眾而言,這是一本必讀的知識全書。


目錄大綱


序言
作者簡介

第一章 政治學的現況與展望/吳重禮、吳文欽、張廖年仲
壹、前言
貳、傳承和差異
參、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
肆、比較政治
伍、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
陸、公共行政與政策
柒、臺灣政治
捌、中國大陸政治
玖、結論與限制

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治理論的知識視域:規範、歷史、比較、全球/曾國祥
壹、前言
貳、政治哲學:正義的規範性
參、政治思想史:語言的歷史性
肆、比較政治思想:文明的多元性
伍、全球政治思想:共存的世界性
陸、結論

第三章 多元知識論與多元方法論對政治學門帶來的啟發與契機/劉正山
壹、前言
貳、政治學門發展的挑戰
參、從霧中的實用主義大陸板塊求解
肆、代結論與展望

第四章 網路輿情與調查研究方法的新挑戰/張佑宗、曾煥凱
壹、導論
貳、傳統調查方法的瓶頸
參、建構學術性的網路調查平臺
肆、樣本庫的檢核及分析
伍、與其他網路調查平臺作比較
陸、成功樣本代表性之比較
柒、研究範例:如何提名縣市議員參選人?如何有效行銷?
捌、結論

第五章 跨媒介跨方法的互動:政治傳播新研究發展/張卿卿
壹、緒論
貳、政治傳播的質變
參、政治傳播理論的延伸與新解:經典理論華麗轉身
肆、研究方法的多元、整合與創新
伍、結論

比較政治
第六章 回顧民主化研究前沿議題的演進:全球民主發展進入衰退期?/張佑宗、朱雲漢
壹、導論
貳、歷史背景
參、歷程及類型
肆、民主去鞏固化爭議
伍、情感極化與民主危機
陸、行政權接管與專制化
柒、臺灣研究現況
捌、其他重要前沿議題
玖、結論

第七章 比較威權主義研究在臺灣的發展與前瞻/吳文欽、童涵浦
壹、前言
貳、比較威權主義的文獻發展
參、比較威權主義研究在臺灣
肆、代結語:未來研究議題

第八章 政治制度與議會內閣制下的聯合政府治理/林政楠
壹、前言
貳、代理問題與聯合執政的困境
參、政治制度與聯合治理
肆、未來研究建議

第九章 臺灣的半總統制與民主深化的挑戰/沈有忠
壹、前言
貳、臺灣半總統制研究的發展
參、制度規範的不確定性
肆、黨政與菁英行為的不確定性
伍、結論:民主深化的挑戰

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
第十章 霸權與挑戰:國際關係理論的詮釋/吳玉山、傅澤民
壹、理論與現實
貳、權力轉移理論的核心論點與適用的範圍條件
參、兩個關鍵變項:權力差距與對現狀的滿意程度
肆、戰爭爆發條件與對理論的挑戰
伍、討論崛起國與支配性強權的新興理論框架
陸、歷史與國關:源起
柒、文獻分類:跨時與跨域
捌、文化的角色:普適vs獨特
玖、結論

第十一章 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現況與未來展望/邱明斌、林宬葦
壹、國際政治經濟學概要
貳、臺灣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議題分析
參、他山之石:對比國際政治經濟學會年會文章
肆、結論與展望

第十二章 國際關係非傳統安全研究的發展/李佳怡
壹、緒論
貳、能源安全
參、環境議題
肆、恐怖主義
伍、其他非傳統安全研究
陸、結論

公共行政與政策
第十三章 探索臺灣的公共行政,1992-2021:民主治理、數位轉型與循證化研究的再定位/陳敦源、王光旭、陳揚中
壹、前言
貳、文獻探討
參、研究方法
肆、資料分析與討論
伍、結論

第十四章 公共行政與治理的共同演變:審議的轉向與價值共創/范玫芳
壹、前言
貳、公共行政與治理概念的共同演變
參、臺灣公共治理文獻的研究主軸
肆、公共行政學界在治理研究的主題領域
伍、反思與展望

第十五章 從電子化政府到數位治理:公共行政實務、教學與研究/黃東益
壹、前言
貳、現況發展
參、公共行政領域中數位治理的教學:師資與課程
肆、公共行政領域中數位治理的研究:研究計畫與出版
伍、未來發展議題與研究建議

臺灣政治
第十六章 臺灣研究於政治科學中的質變與量變(1987-2022)/王宏恩
壹、前言
貳、資料蒐集與研究方法
參、變數測量
肆、臺灣政治研究的量變
伍、臺灣政治研究的質變
陸、臺灣研究案例重要性回歸模型
柒、結論與未來展望

第十七章 政治經濟發展:臺灣與東亞國家經驗的檢視/吳親恩、林奕孜
壹、前言
貳、產業政策
參、市場制度
肆、重分配政策
伍、結論

第十八章 臺灣司法政治研究的評析和芻議/吳重禮
壹、前言
貳、司法體系的監督制衡特徵
參、臺灣司法政治實證研究的發表趨勢
肆、臺灣司法政治研究的批判觀點
伍、結論與建議

中國大陸政治
第十九章 中國研究的延續、變遷與挑戰:美國與臺灣的比較/蔡中民
壹、前言
貳、美國的中國研究之回顧與變遷
參、臺灣的中國研究之回顧與變遷
肆、研究者面臨的困境及挑戰
伍、結論

第二十章 中國的多邊外交:臺灣學術社群研究之比較分析/冷則剛、賴潤瑤
壹、導論
貳、中國與國際學術社群認知下的「多邊外交」:理論與概念的探究
參、中國與國際學者針對中國多邊外交的研究:政策與執行面的分析
肆、臺灣學者針對中國多邊外交的研究:總體與概念的分析
伍、臺灣學者針對中國多邊外交的研究:區域個案與政策分析
陸、臺灣學術研究社群特色之分析
柒、結論

第二十一章 中國崛起的網絡分析:以戰略夥伴關係為例/張廖年仲
壹、前言
貳、中國大陸的戰略夥伴關係
參、網絡分析途徑
肆、中國大陸戰略夥伴的網絡分析
伍、網絡分析與研究中國外交的未來方向

第二十二章 中共政治法規的本質:辯證邏輯與制度化視野/蔡文軒
壹、前言
貳、從政治繼承是否制度化的辯論談起
參、中共的辯證思維
肆、政治法規的本質
伍、重新檢視2000年代的制度建設
陸、威權統治的法制化
柒、對高層政治體制的破壞
捌、結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重禮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吳文欽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廖年仲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曾國祥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正山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張佑宗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曾煥凱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張卿卿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朱雲漢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院士
 
童涵浦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林政楠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沈有忠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吳玉山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院士
 
傅澤民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邱明斌
 
  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特聘教授
 
林宬葦
 
  國立中興大學政策科學與政治行為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李佳怡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
 
陳敦源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王光旭
 
  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
 
陳揚中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
 
范玫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特聘教授
 
黃東益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王宏恩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吳親恩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林奕孜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冷則剛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賴潤瑤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中民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蔡文軒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書籍

國小課堂精華・評量(康)自然三下(111學年)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 幼兒學習評量手冊

國中康軒新挑戰百試達國文二上(112學年)

國小翰林小無敵自修自然六上(113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