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在19世紀瘋露營:營火、帳篷、睡袋,戶外裝備的變革史

在19世紀瘋露營:營火、帳篷、睡袋,戶外裝備的變革史

作者: 馬丁.霍格
出版社: 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 2024/08/30
ISBN-13: 9789570535846
書店 1






內容描述


◤超過200張露營相關圖像——地圖、繪畫、攝影照、廣告、專利物品手繪設計圖等等,珍貴罕見,獨家收錄◢
 
休閒露營盛行2世紀,準備來場露營可能會遇到什麼狀況?
露營型態百百種,但你知道是由哪些元素構成的?
從地圖、營地的演變,到水源、垃圾的問題,
無一不影響戶外的冒險體驗。
我們探索19世紀至現今的露營,
8大元素如何讓露營活動形塑、成熟、創新?
 
  休閒露營大約是從美國內戰後才興起的,但當遊客熱切地享受大自然時,大自然也在被破壞中,我們現在熟悉的露營方式,是經過一世紀的改革而讓人們與大自然融合。
 
  從19世紀後期休閒露營的早期到今天可用的眾多現代露營選擇,本書透過最重要和最熟悉的組成部分,以圖像探索流行活動的歷史和演變,了解營地作為空間環境的演變,以及露營裝備的關鍵元素。除了談營地、營火、野餐桌、地圖、帳篷、睡袋,更關注經常忽略的供水和垃圾處理系統。
 
  作者是建築學家,他以建築角度看露營,這本書就如同建造與拆解一場露營,可為新手或有經驗的露營者帶來不同的視角,也可成為茶餘飯後的趣味談資。有點諷刺的是,讀者可能會發現,露營一直構成了「家庭生活與野外之間的對立」,但即使是19世紀的露營者,也沒有準備好完全放棄舒適的生活,或許可反思從那時到現在,我們有改變嗎? 
 
  從裝備視角勾勒這段歷史,人類與自然持續和諧共生嗎?
 
  →水
  19世紀到河邊取水,但可能被上游汙染了。
  21世紀有瓶裝水、濾水壺,記得搬上車。
 
  →營火
  19世紀撿柴堆疊生火,期待晚上的篝火大會。
  21世紀有便攜爐灶、廚房區,但為了環保與安全,禁止篝火。
 
  →營地
  19世紀在野外找個平坦又方便的地方紮營,留意安全措施。
  21世紀可向露營區預約場地、有露營車,還有固定區域的豪華特色帳篷。
 
  →地圖
  19世紀從地圖上看只是一片荒地,得靠實地走訪和運氣。
  21世紀的地圖標明行進路線、商店、營地,以及各式方便生活的地點。
 
  →野餐桌
  19世紀撿柴時順便找塊大的,充當桌椅,離開前投進營火,一次性了結。
  21世紀已有桌椅合一的野餐桌,廣泛用於各種戶外活動。
 
  →帳篷
  19世紀改革帳篷,善用大自然,減少攜帶的物品。
  21世紀革新尼龍帳篷,更輕、透氣、耐用;另外還有露營車。
 
  →睡袋
  19世紀的新穎設計,只能先顧保暖,像用毛皮縫成大袋子、附有枕頭的毯子。
  21世紀的睡袋除保暖輕薄,還要舒適,最好像家裡的床墊。
 
  →垃圾
  19世紀設計廚餘檯,公園動物蜂擁而至搶食,竟變成奇觀。
  21世紀倡導回收、用生物分解袋,還有專為體內排泄設計的產品。
 
好評推薦
 
  知名部落客∣阿舍的精彩生活
  昨日露營主理人∣Jane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創辦人∣楊恩達
  露營YOUTUBER∣法蘭克黃
  (依照來函時間排序)


目錄大綱


序言

水WATER——從河邊取水到便攜式淋浴系統
信譽良好的水源
眼不見,心不煩
插電,不插電

營火CAMPFIRE——從撿拾木頭到便攜式爐灶
展現木工技能
燃燒後的持久痕跡
消失/棄置
結語:沒有營火、不用烹煮的露營

營地CAMPSITE——從一塊空地到全配備露營車
空間圍閉、空間異化
清空的場地、預想的純樸
空間座標:以X標記該地
實體和線上觸及
結語:居家與戶外界限已模糊

地圖MAP——從單張區域標示到網路點擊預約
露營區指標
空間組織
從規劃到地圖
符號與標準化
結語:線上導覽取代真人客服

野餐桌PICNIC TABLE——從木頭、毯子到桌椅合一
「就是這裡了!」
是一種裝備,還是一個目的地?
桌子的設計
廣泛傳播
結語:凝聚感情的媒介

帳篷TENT——從笨重、不易組裝到結合房車
附加/分離
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搭建更快
使用的布料、所在的環境
結語:隔離自然、聚集旅伴的化合物

睡袋SLEEPING BAG——從主張好攜帶到舒適得像家裡的床
在袋子裡
袋內/袋外
絕緣、襯墊、緩衝

垃圾TRASH——從製造奇觀到廢棄物不落地
地面上的
地面下的
結語:象徵現代生活的商品包裝

後記
致謝
註釋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丁.霍格
 
  註冊建築師、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景觀建築系的副教授。他曾接受建築師和景觀建築師的培訓,主要透過分析繪圖作為研究方式,探討「場地」作為一種文化建構的概念,特別是地點如何透過機制獲得成為「場地」的獨特潛力。近年,霍格對露營文化產生興趣,對美國人所重視的粗曠和獨立的理想,以及人們越來越依賴的先進設施和便利間的差異進行探討。對他來說,露營地確實是將這種獨特體驗商品化為多個場地,每個露營地都是一個舞臺,在露營者的眾目睽睽下上演文化幻想。他的第一本書《三十四個營地》(Thirtyfour Campgrounds)於2016年出版。
 
譯者簡介
 
蔡宜真
 
  成功大學建築學士,德國布蘭登堡邦科技大學世界遺產研究碩士。譯作涵蓋設計及文學、人文類,譯著包括:《樂高神話》、《芬蘭國寶設計全集》、《雌性生活》、《頭號要犯》、《間諜身後》、《人道經濟》等書。






相關書籍

魚菜共生自學指南:從居家觀賞、自給自足、社區教育到工廠生產,建立綠色永續的現代耕養系統

今天起,植物住我家:專為懶人&園藝新手設計!頂尖景觀設計師教你用觀葉、多肉、水生植物佈置居家全圖解

山知道+步知道(套書)

西洋棋開局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