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 ――――――――
遇到問題肯面對、會思考、懂負責,面臨任何挑戰都不怕?
聯合國認證 × 全球最新課綱 ―――――――― SEL(社會情緒學習)
家長必讀趨勢書,養出孩子的「穩定心靈」&「幸福.高成就體質」
「培育健全的孩子,勝過修補受傷的大人!」――――知名社會改革者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在臺灣推動 SEL 教育二十多年,這期間陪伴過無數的孩子和家長,一起面對情緒困擾、行為失控,還有人際衝突等種種問題,也親眼見證了許多親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的美好結果。誠摯推薦這本相當難得的 SEL 教養好書,透過閱讀與實踐,您將成為孩子最棒的 SEL 教練,幫助孩子擁有幸福大能力!」――――CareMind 耕心學院知識長、心理教育專家 楊俐容
SEL in Taiwan、王意中、吳怡萱、陳志恆、陳麗雯、楊俐容、駱郁芬、魏瑋志(澤爸)、蘇琮祺一致推薦
孩子長大的時候,世界會是什麼模樣?
網路危害猖獗,青少年憂鬱症流行,校園霸凌日益嚴重... ...
身為爸媽的我們,沒辦法給孩子答案,也沒辦法永遠陪著孩子。
但,唯一能確定的是,
如果孩子有足夠「情緒韌性」去自主解決問題,
找到與自己、與別人都能順利相處的方法,
那麼不論世界拋出什麼課題,
孩子這一生,都能安然挺過風雨、過得平穩幸福。
孩子一生受用的禮物 SEL(社會情緒學習)
在家就可以操作執行!
▍聯合國認證的未來核心素養
高 EQ 的孩子=高成就的孩子,SEL 教學能引導孩子學習自我管理、人際互動乃至負責決定,成為自身情緒的主人。
當孩子變得自信、主動、堅強又富有同理心,各方面的發展自然隨之升級。
根據美國研究統計,SEL 不僅使孩子的學業表現提升 11%,上大學、出社會工作後,成果也更令人滿意!
▍生活大小事,SEL 有解
孩子生活中可能碰到各種難題,可能是不會交朋友、容易負面思考,甚至是無法克制衝動等。
SEL 都能預防或改善,讓孩子認識自己、建立自我價值,打造出能自我照顧的「幸福體質」。
▍輕鬆善用 SEL,有方法
作者金昭娫是韓國 SEL 教育權威專家,曾在美國西雅圖國小任教,栽培了眾多資優生。
本書將 SEL 教學分成三大步驟,好懂好操作:
1. 建立孩子的自信:用親子心靈對話、感謝日記,搭配「對調教/學角色」、親身示範成長型心態等方法,讓孩子學會表達、決策、負責。
2. 培養孩子的自覺:世界上沒有「不好」的情緒,運用情緒儀表、情緒記錄表,帶孩子看懂身體發送的情緒訊號。
3. 打造孩子的人際力:除了基本的同理心與互相尊重之外,引導孩子了解不同朋友的類型,以及如何判斷關係是健康還是有毒的。
未來的世界變化多端、難以預料,
但只要孩子的內心強大,懂得與人相處,又能照顧自己,
必能成為人生贏家。
本書特色
*席捲全球最新課綱,核心關鍵素養
*簡易日常範例,好懂好操作,在家就能實踐 SEL
專業推薦
社會情緒學習 SEL in Taiwan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吳怡萱|SEL in Taiwan 創辦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麗雯|正向教養家長講師(國際認證)
駱郁芬|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蘇琮祺|四季心心理諮商所 所長
(依姓氏筆劃排列)
「為人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但就怕我們錯過社會情緒學習而跑錯跑道,這可是孩子迎向幸福的康莊大道。」――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很喜歡作者金昭娫在書中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將 SEL 的概念與實例做結合,不只凸顯了 SEL 預防性實踐的概念,也讓 SEL 的應用從情緒層面拓展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書中同時提供許多實用的小方法,可讓家長和孩子使用來提升 SEL。這會是一本很適合家長和教育者的好書。」――吳怡萱|SEL in Taiwan 創辦人
「或許個性是與生俱來的,但好的性格可以透過後天的培養,只是需要方法和練習。」――陳麗雯|正向教養家長講師(國際認證)
「清晰淺白的文字,溫暖善解的解析,具體可行的建議,構成這本很棒的 SEL 大作!」――駱郁芬|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審訂、導讀推薦】
楊俐容
◆ CareMind 耕心學院 知識長、心理教育專家
◆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創會理事長
◆ 臺灣 SEL 教育與情緒教養的重磅推手
投入兒少輔導、家庭諮詢、EQ 教育二十多年,以親職教育、情緒管理、兒童青少年發展、人際溝通為畢生志業,培育出無數志工和心理專業講師。
韓國爸媽熱烈好評
蟬聯韓國 YES24 暢榜超過 12 週,韓國爸媽熱烈好評!
「我很感謝這本書,改變了我對『如何養育好孩子,兼顧課業和情緒』這個大哉問的看法!!!」
「身為心靈教育的專家,作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情緒智商的力量。書中滿滿是可在學校和家裡培養情緒智商的知識。」
「歸根究柢,養育孩子需要的是一種態度,敢於接受挑戰、不怕失敗、不因挫折而氣餒、有餘力從失敗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