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李赫本藝術經濟學:人人都是藝術家,但人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藝術家

李赫本藝術經濟學:人人都是藝術家,但人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藝術家

作者: 李赫本 HepBurn Li
出版社: 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 2024/12/01
ISBN-13: 9786263645042
書店 1






內容描述


李赫本主張「觀者為大」,用藝術串聯經濟,以「心機藝術」,雕塑生命大桶金!

  ◎誰說市場的攤商們不是藝術家?是,個個都是,無一例外。
  ◎一張有敗筆的畫,才是完美,我李赫本主張,人生不可能完美的。
  ◎黑手師傅手拿工程計算機,常用開根號,是學問家,也是工藝師。

  崇尚自由主義,以「賺錢」為人生目標的行動藝術家李赫本,
  從鋼鐵黑手到提起畫筆暢意人生,
  一步一腳印,用心經營,戮力推廣藝術即生活、人人都是藝術家!

  崇尚自由主義,以「賺錢」為人生目標的行動藝術家李赫本,
  從鋼鐵黑手到提起畫筆暢意人生,
  一步一腳印,用心經營,戮力推廣藝術即生活、人人都是藝術家!

誠摯推薦

  我和赫本都是台南囝仔,因為看見赫本藝術創作中所展現的赤誠之心與藝術追求的那份狂熱,渾身充滿魅力與執行力,處處展現自信心與同理心的人格特質,穿著時尚與藝術的碰撞,豐富多彩令人印象深刻。──澳洲中華民國僑務委員 陳秋燕

  在這本書出版的當下,李赫本的生命旅途,也正邁開提起畫筆從亞洲走向世界的腳程,讓讀者及收藏家們,能夠深深感受到藝術不只是高掛於牆,而是能進入生命、轉動人心、甚至推動時代更迭,讓世界不斷翻頁。──英國《The Icons》艾肯氏國際名人誌執行長 許復(Harry Hsu)

  我所感受到的李赫本是一位對藝術充滿熱情,具有行動力與執行力,並且很接地氣的公司管理者,所以她把內心中對藝術熱愛的夢想,踏實的去前行。──英國東倫敦大學藝術博士 吳日勤

  從這本書中,看見李赫本藝術教母的養成,身上擁有滿滿的藝術家能量,畫作充滿真性情,鋼鐵事業是如何從艱辛中成長;如何將藝術觀點融入家庭、生活、事業之中,關於李赫本一切總是那麼渾然天成,自然不造作。──藝術孵化實驗室創辦人/博客來暢銷書作家   林丁禾
  
  看見藝術家李赫本藝術創作的美好,於日常生活所見所思,信手捻來刻劃內心深處的人生百態,觸動觀畫者心靈,猶如電影播放情節巧妙引起共鳴,俠義心腸支持各項公益與藝術活動。──策展人 前悠遊畫會理事長/現任臺南市美術學會理事/畫藝畫室負責人 梁璥韓

  是藝術家也是鋼鐵廠老闆娘,李赫本看似大而化之又帶點霸氣,但實則心思細膩,有種綜觀全局了然於胸的氣度,以「心正良善」的態度,看待周遭的人、事、物,看人為美、與人為善,穿梭在各大上市鋼鐵大廠間,也能化為繞指柔般的輕鬆自在!──威聯網科技社群商務部部長 曾彥哲


目錄大綱


推薦序一:澳洲中華民國僑務委員 陳秋燕
推薦序二:英國劍橋大學台灣校友會祕書長/英國《The Icons》艾肯氏國際名人誌執行長 許復(Harry Hsu)
推薦序三:英國東倫敦大學藝術博士/前臺藝大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吳日勤
推薦序四:藝術孵化實驗室創辦人/博客來暢銷書作家 林丁禾
推薦序五:策展人 前悠遊畫會理事長/現任臺南市美術學會理事/畫藝畫室負責人 梁璥韓
推薦序六:威聯網科技社群商務部部長 曾彥哲
自序:亞洲黑手藝術教母 李赫本的人生成績單

讓赫本成為藝術家的啟蒙~將本書獻給 來自廣西的譚群伯伯~
從張大千,將藝術變現金
因為常玉 夢想蘇富比 從亞洲朝國際藝術前進
亞洲黑手藝術教母的本色出演 現流藝術家
菜市場的藝術市長
58歲,是我的生死分水嶺
留「德」不留「財」 好花插進前
母親的蘭花藝術變現術
光明正大的心機藝術
老公是我的護身符
我與誠品書店的關係
天天抱瓦斯桶上班的李赫本
鋼鐵大老說:紅字進來 黑字出去
神明 來黑手畫廊 買畫
「慧黠」點亮我的人生
媽媽為了生桌面
後記
給讀者的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赫本 HepBurn Li

  亞洲黑手藝術教母

  崑山科大機械工程系碩士畢業,自由主義的藝術家,捨不得睡覺,1分鐘都不放過自己,擁有200位收藏家粉絲,喜歡閱讀、旅行、美食、動產、不動產、藝術品等多樣化投資,更是蘇富比、佳士得、羅芙奧等拍賣會常客;喜歡在戶外畫畫創作,把鋼鐵廠房、銀行當畫廊,主張菜市場是宇宙間最大的畫布,市場攤商暗藏銷售「心機藝術」,在市場裡人人都是藝術家。人生目標:第一賺錢、第二賺錢、第三賺錢;認同「誰賺我的錢,我就是誰的老大,我賺誰的錢,誰就是我的老大」。專跑各大上市鋼鐵廠的TOP SALES,鋼鐵製造業老闆娘,用藝術創作捐助善款,熱心公益助人為樂。






相關書籍

散步學入門:城市魅力大搜查

台灣現代陶藝家60

最強配色選色速查圖典5000:聰明的選色、吸睛的配色,激發設計的色彩搭配靈感

邁向操演時代:展演作為策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