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登一座人文的山:貫穿古今中外、文明與荒野,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

登一座人文的山:貫穿古今中外、文明與荒野,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

作者: 董威言(城市山人)
出版社: 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 2021/08/11
ISBN-13: 9789860650655
書店 1







內容描述


我們自詡自然界一員,又生活在「山之島」臺灣,
可曾好好了解自己與荒野、自然及山的關係?

  順西方和漢文化的源流而下,匯集於臺灣,
  一趟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關係的時空之旅。

  本書提供省思:荒野是什麼?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如何演進的?
  又該如何看待我們的山岳和環境?
  並試圖為山林活動的亂象頻生尋找解答。

  ◆愛山、親山,也讀山、寫山,時常發表精闢文章針砭時政、評論登山議題的「城市山人」,首部探討山、人與荒野關係,獻給所有戶外人和山林愛好者,以期促進臺灣山岳文化的肺腑之作。

  ◆本書以歷史、哲學、文化、社會經濟、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重新定位、分析、詮釋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臺灣山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行走的山」之餘,豎立一座「知識的山」。

  ◆中文世界裡少有探討「戶外文化」的書籍,而綜合性地從西方荒野哲學、環境保護主義、國際登山運動歷史、社會變遷等面向來分析的更是罕見,在一個全民都愛往戶外跑的時代,這本書可幫助大家建立一個思考各式戶外議題的架構,和國際接軌之餘,也能更深入了解臺灣的獨特之處何在。

  ◆本書內容兼融歷史的縱深和空間的向度,透過多元視角、恢宏格局和扎實論述,援引爬梳古今中外的荒野哲學和自然人文宇宙觀,期許臺灣建立自己戶外登山文化的知識體系書寫標竿之作。

  ◆本書也為山林解禁後又遭逄疫情時代,山林活動勃發造成的諸多亂象尋找解答,遍及體制、政策、教育等層面,希望國人貼近自然之餘,也能建立成熟理性的山岳文化,成為珍惜環境、為自己負責的戶外公民。

  「如今是臺灣山林面對大眾的新時代,人人皆可為登山客,傳統社團也逐漸走向煙消雲散的終局,我們又該如何去蕪存菁,傳承好的戶外文化給社會呢?我們該如何教育大眾土地倫理和無痕山林呢?我們該如何預防山難繼續發生呢?我們該如何思考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呢?如此繁多複雜的議題步步進逼,像從前一樣置身事外已經不合時宜,我們需要更多走入山林的民眾從現在起,更加關懷我們僅存的原始自然,瞭解過去這座島嶼上的時代故事,並反思人類和自然的關係該何去何從。」──本書作者 董威言

  荒野提供了滋養靈魂的空氣,山林給予了舒緩精神的養分,
  任何一趟深入自然的旅程,對於城市人來說皆是彌足珍貴的一次重新開機。
  但進入臺灣山林荒野間,除了滿足自身運動鍛鍊、收集百岳、尋找心靈慰藉等目標外,
  也是該想想「我們可以為下一代做什麼」的時候了。

  臺灣是個多山的小型海島,約有70%的土地皆歸類為山區,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密度更是驚人,稱為「山之島」一點也不為過。誠如壯志未酬的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所言,「因為山在那兒」,人就是會去攀登,意義不是這麼的重要。不只是我們臺灣的山,世界各大山脈也是如此,懷抱著各種目的、夢想、野心的人們前仆後繼,於近兩百餘年譜出了一首山與人的宏闊交響樂章,有阿爾卑斯山脈曙光乍現的第一章、遠征世界各大山脈的第二章、挑戰人類極限的第三章,和如今我們所處的第四章──雖然尚未有明確的定義,或可稱為觀光與多元登山的最終章。

  而在國外,荒野哲學、環保運動和戶外文化實為一體三面。假如我們以美國荒野理念和環保運動形成的過程相比,會發現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人和自然的關係改變,人走入自然環境,人開始保護自然環境。如此觀之,那我們就不得不從臺灣的登山運動和其時代背景來思考:為何我們最喜歡走入荒野的一群登山者,卻沒有對人與環境的關係產生省思?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各國民眾紛紛前往郊外享受自由的空氣,引發全球性的戶外暴潮,而臺灣也不例外。但隨著人潮湧入野外,就產生許多問題和亂象,同時也是個反思的好機會。我們住在一個山地約占70%的海島,3,000公尺以上高山的密度更是世界稱雄,人民卻是見山不知山,浪費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之餘,更無法與養育臺灣人的土地產生更深的連結。本書將以歷史、哲學、文化、社會經濟、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重新定位、分析、詮釋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臺灣山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行走的山」之餘,豎立一座「知識的山」。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李偉文│作家•牙醫師•環保志工
  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自我覺察很重要的一環,就像夜晚穿越森林,不知身處何處,突現眼前曙光乍現,當我們走出森林,才能看到自己原來是在怎樣的森林裡。或許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從何而來,那麼對於該往何處去也會比較篤定一點。

  ◆徐銘謙│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這本書可以看到城市山人的企圖心與行動力,整理出一本書,濃縮時間空間的尺度,跟著他的速度,得以初窺不同領域的堂奧,幫助我們找到自己思想的座標,延展登山的深度,讓登山不只是登山。感謝城市山人開出一條登山思想書寫的道路,為登山人做一個在登山領域探索思想的嚮導。我也期待未來有屬於臺灣在地登山思想體系的建立,無論在原住民文化的山的價值、或是類似日本梅棹忠夫《山的世界》那樣的博物學耕耘,乃至建立一套屬於臺灣本土的登山倫理的思想體系,這條路徑需要更多拓荒者投入經營維護。

  ◆麥覺明│導演
  臺灣原本是座山,臺灣人很幸福,不論身在海岸、平地、東南西北,都可以看到山,作者形容臺灣是「山之島」,我在節目中又誇張一些,將臺灣比喻為「萬山之島」,詩人賈島在〈望山〉這首詩的最後幾句:「誰家最好山,我願爲其鄰」,閱讀城市山人的書就能體悟,臺灣山最好,山下子民有幸為鄰,更應該一起好好地護佑它。

  【名家推薦】
  ◆吳雲天│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秘書長
  「知往鑑今」人類文明數千年來的演替,以及與自然的相處,城市山人引領讀者深入淺出的走過東西文明,從宏觀到微觀,透過多元的視角梳理臺灣登山文化與登山運動的肌理,紮實的考據與論述,是尋找臺灣登山未來發展契機的精采之作!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近山、敬山。

  ◆雪羊視界│知名登山部落客
  呈現在你面前的,是一條捷徑。你可以透過作者的雙眼,輕鬆探索世界登山乃至戶外文化的演進,理解「人如何看待戶外」,從古希臘開始,直到2019臺灣的向山致敬。你將讚嘆於本書史料挖掘與統整的能力,並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的愛山之情,跟他著廣博的研究足跡開拓眼界,從通盤的角度重新思考人與山的關係。

  ◆崔祖錫│探險性登山與旅遊作家
  喜愛登山,熱愛自然的你,在如今略顯擾嚷的戶外環境中,一定要讓威言的這本書帶你從時空中飛高走遠,以全世界的視野、東西方的思索角度、更悠遠的歷史進程,重新體驗人與山、與自然、與荒野的關係…無論是臺灣環山野環境的未來,和你自己內心的那座山。

  ◆達哥│營火部落
  少有的戶外歷史書籍,幫助你認識自己,重新定義荒野。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最早最早的人,是荒野之子啊;荒野既是風沙與星辰,也是宗教與知識,在這已遺忘了身世的當下,我們何其有幸,可以讀著一本書,試著探觸生命最深、最遠之處——那一抹鄉愁。

  ◆劉克襄│作家
  從自然思維演繹山林美學,援引古今中外重要的書寫觀點,進而以臺灣登山歷史文化為主軸。作者以恢宏磅礡的論述,試圖建構一個自然知識體系養成的臺灣山岳文化。晚近的山林書寫者,多半以國內外各地的獨特歷練,映證自己追尋的生活價值。少有人會回到過往的歷史裡,爬梳自然郊野的意義。作者系統性的產出,反而搭起了一座連結每一個時代的高塔,讓我們看到一路走來的各種璀璨。

  ◆Salizan Takisvilainan│原住民作家
  ◆TaiTai LIVE WILD 阿泰與呆呆
  ◆伍元和│臺灣山徑古道協會理事長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吳夏雄│建築師、臺灣山岳文教協會理事長
  ◆徐如林│自然寫作者


目錄大綱


【推薦序一】重回荒野尋找生命的源頭──李偉文
【推薦序二】召喚屬於臺灣在地的登山倫理──徐銘謙
【推薦序三】見山不是山,在城市裡望山的山人──麥覺明
 
自序:一本寫給戶外人的書
 
Part 1 西方的山與荒野
1 城市、田園、荒野:西方與自然的關係
2 理性與感性:從鄉間散步到組織健行
3 新世界:美國人與荒野
3-1 拓荒、宗教和國家的驕傲
3-2 荒野三劍客:梭羅、繆爾和李奧帕德
3-3 劃時代的荒野保護法
3-4 保存之後:愛到慘死的戶外環境
4 風靡世界的登山競賽
4-1 探究登山運動的本質和起源
4-2 一部登山史,半部山難史
4-3 西方登山文化的轉變
4-4 冒險觀光與商業化
 
Part 2 漢文化的人與自然
5 天人關係裡的自然
6 文化的荒野
7 漢人的山岳信仰
8 山水、田園和邊塞
9 古時的戶外文化
 
Part 3 臺灣的山與人
10 臺灣人與自然的關係
10-1 明清漢人的觀點
10-2 日治時代的觀點
10-3 戰後的臺灣
11 臺灣的登山文化
11-1 環境決定的登山運動
11-2 為何臺灣的健行遠大於登山?
11-3 臺灣登山文化的轉捩點
11-4 登山產業的強勢崛起
11-5 高山的甘苦人:協作員
12 臺灣登山的未來
12-1 登山者形象的重塑
12-2 開發到遊憩的移轉
12-3 原住民回鄉之路:從登山產業的角度切入
12-4 登山教育如何解
 
結語:我們的荒野:戶外公民的時代
 
參考書目
英文書籍
中文書籍
中文論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董威言(城市山人)

  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居於城市的我愛爬山,也愛寫山,但不是自然景物與行程紀錄,而是山與人的關係。最初出入山林那幾年,一份愛山的情感和政策落後的現實,激盪出了以一己之力改善環境的決心,於是一頭栽入書山,透過「城市山人」的網名針砭時政、評論登山議題、促進臺灣的山岳文化。歷年來發表的文章可見於網路專欄、雜誌和全國登山研討會。現居於台北市。

  •部落格:mountainurbanite.com/
  •FB粉專:www.facebook.com/UMountain






相關書籍

傷心人類學:易受傷的觀察者

符號學

腐敗:獨裁者與他們的產地。美國《寇克斯評論》2021年最佳書籍!

幸福感:最新的社會科學研究——民之所欲何在?如何創造一個人人更幸福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