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 很早就已經決定第三本敘事叢書要以他們為中心。 提交這本書的初稿予張老師文化前,我不斷思索這本書如果是由青年人設計每章的主題和內容,而不是由我們這一群敘事實踐者撰寫多好。我總覺得我們無法明瞭青年人的心聲和話語,就如我們並不能明白別人的體驗一樣,又怎能代表青年人發聲?青年人會認為這本書應該包含什麼主題是他們關注或想要我們細看的?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透過線上會議、討論、回饋大家的文章,希望能夠把多年與青年人協作的好奇、經驗、發現、體會等等跟讀者們分享。當中,遇到一位青年人Iris—第三章的作者之一與我們一起完成此書,讓我們十分興奮。
這本書只有八章,當然沒能涵蓋青年人關注的所有主題,希望未來有機會再呈獻更多,或許那會是青年人引領我們書寫的一本書。今天,青年人遇到的問題似乎有增無減,大家都認為問題較從前更為複雜,包括自殘自殺、虐兒、家暴、霸凌、因偷竊或使用藥物等事件被警察帶走、校內外黑幫的影響等等。種種問題似在顯現一些行為違反了社會的標準和規範,同時塑造了「失敗」的身分認同。
當我們聽到青年人的生活經驗,便有機會明瞭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和挑戰,他們都在困窘中對抗並努力讓「成功」出現。藉第一章盼望我(們)不要再為青年人加添負面標籤,並以尊重、平等的態度,以耐性、謙卑之心,陪伴青年人踏步走向他們所盼望的「成功」、找到他們各自珍視的明珠。
透過敘事概念、現象、事例、訪問,去理解社工背後的權力價值觀對青年人的影響、對青年人權力關係的論述、如何讓青年人展現故事選擇權和話語權之向度。第二章的作者提供予四位青年人空間實踐說故事的選擇權和話語權,看到各人的回饋、盼望和發現。
〈成就與失敗〉由社工和青年Iris共同創作。第三章節錄了社工和Iris的部分對話,從青年的角度剖白「成功」的主流標準如何在學校脈絡裡複製,並令學生遵循和行動;與此同時學生又作出更多行動反過來支持該些標準。Iris因無法滿足主流標準而被冠上「垃圾」的標籤,甚至遇上各種各樣的情緒困擾。文章藉這些經驗介紹「失敗對話圖」,與「失敗」對話過後,到底Iris如何重新發現自己的渴望和與之相關的故事?她又希望透過文章向讀者傳達什麼訊息呢?
自古有句老話「好死不如賴活著」,當「自殘/自殺」出現在青年人的世界裡,很多人會問是他們生病了,還是家庭生病了,或者是社會生病了?〈敘事在青年人自殘/自殺議題上的實踐〉這一章沒有探討「生病」,而是邀請大家去聽「自殘/自殺」在說什麼,去看到「自殘/自殺」背後青年人的盼望,以及他們發展出來的能力與智慧。阿文看到「自殘」讓自己異於常人,這個「不正常」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但其實也給自己帶來了「異於常人」的能力,進而去探索自己偏好的身分認同。小欣透過分享「過來人」的經驗,貢獻了一系列集體檔案的開啟,如:活下去的理由、自殘/自殺想法的替代方法等,也讓筆者反思倫理帶來的困境,以及敘事實踐者的個人倫理。
第五章主要以青少女終止懷孕的經歷為例,透過探討傅柯主張知識/權力、全景敞視等概念。了解性之權力/知識是如何規範及規訓著我們。而在多元交織(intersectional)的理解框架下,一個人多重的身份如何建構多重的壓迫。多元交織下如何塑造青年人,特別是青少女,在其獨特的社會位置 (social location),面對着體制與文化已設下的「常規化評價」(normalizing judgement)。本章刻意忠實地呈現青少女的生命故事及她們對經歷終止懷孕的直接敘述,目的是希望凸顯她們第一人稱的生活經驗(lived experience)以及在地知識 (indigenous knowledge)。因為她們的在地知識正挑戰了主流的權威體制及其論述(如:來自醫療知識體制、某些主流宗教或文化所主張的「道德」體制),跟部分讀者的價值觀也許有差異,甚至可能引起不舒服之感覺。在此除了先請讀者見諒,更希望讀者可以暫且放下個人價值觀,了解她們的故事及想法。這些故事主人翁及作者本人並不是為了「改變價值觀」,我們只是單純地希望能夠呈現她們的故事和想法,因為被看見、被聽到本身已經是一種力量。
從以上五章裡的青年人的故事和經驗,我們能看到青年人們每一位都努力迎戰、抵抗或反抗主流對他們的要求。縱使他們的聲音被忽略、被忽視了,他們抱持的信念和盼望有時候變得非常細小,甚或消失於無形;當這些信念和盼望有機會站於人前,我們發現它們的力量並未減退,個體的知識和智慧更令人敬服。在第六章,我們見證幾位專家對筆者的教導,使她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