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粉絲心理學:偶像狂熱與群性,如何影響社會團結與分裂,和我們的身分認同

粉絲心理學:偶像狂熱與群性,如何影響社會團結與分裂,和我們的身分認同

作者: 麥可.龐德
出版社: 晨星
出版日期: 2024/06/12
ISBN-13: 9786263208186
書店 1






內容描述


心理專家帶你剖析粉絲的生活,
  帶你了解粉絲圈會帶來怎樣的生理和心理改變,
  對我們與社會又會造成什麼影響。

  大腦生來就會想要接近喜好或特質相同的人,雖然有些群體帶來許多衝突(宗教、種族、國家戰爭等),但如粉絲圈、飯圈與同人圈等愛好者群體,也會給我們「和自己人在一起」的滿足感。

  這樣的滿足感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力,甚至足以改變社會,影響政治。讓本書帶你了解,粉絲們為什麼會如此沉浸所愛,甚至做出狂熱舉止?偶像崩壞時,粉絲們又會怎麼做?而最後,為什麼連殺人犯都有粉絲呢?

本書特色

  1.心理專家帶你了解,迷戀偶像的粉絲們如何持續愛下去,並從中找到自己的認同:
  粉絲行為不僅是迷戀偶像這麼簡單,透過尋找有共同興趣的其他人,創立粉絲圈,粉絲們會逐漸產生新的自我認同,甚至會強化自己的身心健康。

  2.迷戀的對象不限真實或虛構,甚至殺人魔也行!?
  對真實偶像的迷戀相當常見,但迷戀如福爾摩斯或哈利波特等虛構人物的粉絲也同樣不少,甚至連惡名昭彰的惡人,都有人沉溺,並在其中看見自己的身影。帶你看看不同圈的粉絲如何面對自己與偶像、甚至是偶像創作者的關係。

  3.獸人圈、甚至是槍擊案兇手等特殊的粉絲,讓你看見人類自我認同的特殊案例:
  人的自我認同牽涉到自己對身體的感知,獸人粉絲中也有人認為自己有動物般的靈魂,而他們的粉絲圈建構了他們互相支援的溫暖園地;而如校園槍擊案的粉絲,他們也不是真的想殺人,只是在那些兇手的身影中看到自己的悲傷,而粉絲們互相討論、撫慰而一同前進。

國外媒體好評

  「富有娛樂性與洞見。」──《時代雜誌》

  「令人相當享受。」──英國《獨立報》

  「讚揚人類的特質,與我們從奇特事物中構築共享意義與團體的才能。」──英國《泰晤士文學增刊》(TLS)


目錄大綱


1.粉絲圈的社會史
2.思維團體
3.虛構的朋友
4.追星之旅
5.關於珍的事
6.動物心靈
7.度過起落的時光
8.如我們一般的怪物

結語
致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可.龐德 (Michael Bond)

  .英國皇家科學院首席研究員
  .心理學與人類行為研究專家
  .英國心理學學會獎得主

  麥可.龐德是專精於心理學和人類行為的作者,曾任《新科學人》雜誌的編輯和記者,目前於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的皇家文學基金會教學寫作。

  曾憑《失控的群體思維》(方言文化)獲得二○一五年度英國心理學學會獎,其餘譯作有《大腦如何辨識方向》(麥田文化)。

譯者簡介

郭璞

  畢業於台大生科系,現職醫療學術寫作,兼職翻譯,譯有《過敏生活指南》。只是個喜歡文字與科學的人,偶爾會思考諸如為何isotope是同位素但isopropanol是異丙醇的問題。
  譯稿賜教: sophiekuo95@gmail.com






相關書籍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15週年紀念版)

抱歉我遲到了,但其實我根本不想來:給羞怯內向的你,一場「挑戰自我」的冒險旅程

委屈是一道隔夜菜

越愛越痛?我們的關係出了什麼錯?:重新檢視依附關係難題,打破惡性循環並重建親密感的伴侶諮商自助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