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化焦點」主題是香港飲食文化,由蕭欣浩策劃,邀請幾位文化人,從香港不同地區的飲食特色、香港餐飲業變遷的各種資料紀錄、香港人「吃牛」的發展、來自家鄉和親人的美食記憶等角度,尋味香港的城與鄉。本期「書人書事」致敬饒宗頤先生、羅香林先生、林毓生先生、王季思先生和藍真先生。本期開始增設的「學思隨筆」邀得鄭培凱教授,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崑曲藝術。「專欄」則由林沛理和蔡思行分別撰文,分享各自由書引發的思考。「共讀雙城」欄目,周立民先生為讀書娓娓道來巴金出入深港的往事。「出版內外」由葉立吾和甄沛之分享他們著述《The Origin of the Greek Alphabet: A New Perspective》的初心。本期「書評」為讀者評介五本好書,涉及諸多學科領域。「閱讀前線」推介24本新近出版的好書,題材豐富多元,地跨兩岸三地,中英文書兼而有之。
讀書雜誌(第六期)
內容描述
目錄大綱
文化焦點 *尋味香港城與鄉*
流動尋味・香港印記 004
消失中的物件:與餐飲業有關的紙本資料和紀錄 010
光影中的香港吃牛史 015
「山旮旯」裏的客家美食記 021
媽媽煮的三餸一湯 027
書人書事 *向時代致敬*
饒宗頤先生的香港史研究:兼略論其現實意義 鄭煒明、羅慧 036
羅香林教授:以中文撰述香港史的開拓者 周佳榮 046
海耶克先生的牛排:憶林毓生先生 胡曉明 055
校讀王季思先生《玉輪軒曲論》側記 黃仕忠 057
驕傲的人:懷念藍真先生 陳翠玲 064
學思隨筆
重新認識崑曲藝術 鄭培凱 072
專欄
西書閒話|男性凝視、女性凝視與肚臍凝視 林沛理 080
舊書今讀|粵派三毫子小說 蔡思行 084
共讀雙城
出入深港間:由巴金的一段往事想到的 周立民 088
出版人語
人類第一套拼音文字是如何產生的? 葉立吾、甄沛之 094
書評
細節的魅力—讀《胡適的北京情緣:一個新文化人的日常生活史》 彭姍姍 100
傾聽歷史深處的微聲—評王笛《碌碌有為:微觀歷史視野下的中國社會與民眾》
沈祖新 115
為宋代的改革把脈—讀劉子健的《宋代中國的改革》 虞雲國 110
聽見也斯不同的聲音—評《也斯的六〇年代》 黃峪 119
漢字文化圈的多體一源 黃宇翔 117
天下無鬼 譚美玲 120
閱讀前線
24本書,24個閱讀理由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