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針對IBDP中文A文學課程大綱(2021年首次考試)編寫的學習指導,以包容性強、操作靈活的單元設計框架,使學習者掌握基礎的文學知識,學會運用語言技巧,完成必要的評估任務。
1. 以概念為核心:每個單元都從一個核心概念出發,展開對文學文本的學習,幫助學習者從具體到抽象,使所學知識得以轉移、擴展聯繫,培養批判性思維。
2. 以文學理論為指導:每個單元都選擇一種文學理論,從多角度理解文學文本,為學習者提供研究的方式與途徑,激發其探索的興趣,培養理論聯繫實際及運用理論解决問題的能力。
3. 將兩個文本比較對照研習:每個單元都搭配一部中文原著與一部翻譯作品,進行比照研讀,建立文本聯繫,讓學習者在應對評估時能做出更加靈活多樣、明智合理的選擇。
4. 從三大探究領域展開探討:每個單元都貫通三大探究領域,綜合考察文學文本,而非割裂孤立地分析文本,進而把文學課程的學科知識和學習者對世界的認識結合在一起。
以全球性問題作為作品研讀的連接點:每個單元都針對一個全球性問題,與兩個文學文本建立聯繫,幫助學習者從中識別、詮釋全球性問題,幷對其建構方式、文本形式和手法技巧等發表獨到見解。
DP中文A文學課程學習指導(簡體版)(第三版)
內容描述
目錄大綱
前言IBDP中文A文學課程概要
單元一
第1講 核心概念:身份認同14
第2講 文學理論: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16
第3講 作者、文本與讀者18
3.1研讀作品:劇本《玩偶之家》18
3.2比較作品: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28
第4講 時間與空間34
第5講 互文性38
第6講 全球性問題:政治、權力和公平正義41
(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及社會地位與生存困境)
第7講 評估演練43
單元二
第1講 核心概念:創造力46
第2講 文學理論: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48
第3講 作者、文本與讀者50
3.1研讀作品:動物寓言諷喻小說《猫城記》50
3.2比較作品:動物寓言諷喻小說《動物農莊》60
第4講 時間與空間65
第5講 互文性68
第6講 全球性問題:藝術、創造力和想像力71
(諷喻象徵是表現政治主題批判現實的有效手法)
第7講 評估演練73
單元三
第1講 核心概念:交流76
第2講 文學理論:讀者反應理論78
第3講 作者、文本與讀者80
3.1研讀作品:戲曲《西厢記》80
3.2比較作品:小說《老人與海》90
第4講 時間與空間95
第5講 互文性99
第6講 全球性問題:信仰、價值觀和教育103
(不同時空讀者的閱讀影響文本意義的構建)
第7講 評估演練105
單元四
第1講 核心概念:文化108
第2講 文學理論:心理分析批評理論110
第3講 作者、文本與讀者112
3.1研讀作品:中短篇小說集《臺北人》112
3.2比較作品:中長篇小說《潮騷》120
第4講 時間與空間126
第5講 互文性130
第6講 全球性問題:文化、認同和社區132
(時代文化環境個人成長經歷影響文學作品的創作)
第7講 評估演練134
單元五
第1講 核心概念:觀點138
第2講 文學理論: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140
第3講 作者、文本與讀者142
3.1研讀作品:徐志摩新詩選篇142
3.1比較作品:小說《遠大前程》149
第4講 時間與空間158
第5講 互文性161
第6講 全球性問題:信仰、價值觀和教育164
(個人的價值觀與人生理想必然受到時代社會環境影響)
第7講 評估演練166
單元六
第1講 概念探究170
1.1核心概念:轉化170
1.2核心概念:呈現172
1.3概念理解:轉化與呈現174
第2講 評估演練179
2.1試卷一:有引導題的文學分析179
2.2試卷二:比較論文188
2.3個人口試201
2.4高級課程論文210
後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董寧
中國文學碩士和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哲學碩士,有二十多年的IBDP、IBMYP中文課程教學經驗,曾於澳大利亞、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大學與中學任教,現任香港啓新書院中文系主任。已相關著作:《IBDP中文A課程文學術語手册》《IBDP中文A文學課程短篇評論寫作30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