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相信《華嚴經》為「如來始成正覺」時覺悟經驗之直接展現,從而建立了以覺悟思想為中心的圓融哲學。此一哲學理論既納入《華嚴經》的佛教文化理想,同時也處理了「世間法與出間世間法如何可以平等不二」的佛教哲學基源問題。本書以「鏡映」為詮釋策略,揭示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等五位祖師之傳承系譜的建立過程,經典詮釋的思想繼承及轉變,構成了一套華嚴宗對《華嚴經》的經典詮釋史,呈現對《華嚴經》與華嚴宗新理解。(典範集成.宗教8)
華嚴鏡映哲學:《華嚴經》覺悟經驗的詮釋與開展
內容描述
目錄大綱
自序
第一章 緒論──《華嚴經》與華嚴宗之間
一、《華嚴經》的構成與書寫
二、《華嚴經》的注疏與華嚴宗的形成
三、華嚴宗對《華嚴經》的基本論斷
四、《華嚴經》的基源問題及本書的寫作線索
第二章 《華嚴經》的原型及集成──菩薩行因與如來果境的鏡映
一、由經典議題看華嚴經類的結集
二、《華嚴經》的敘事情節分析
第三章 《華嚴經》覺悟經驗的書寫──空有無礙鏡映圓融
一、佛教神話的特色及《華嚴經》神話性格的解釋
二、覺悟經驗的因、果向度
三、《華嚴經》關於「空性」的敘事
四、從語言的界限論《華嚴經》敘事的經驗性格
第四章 文殊與普賢的鏡映──從初祖杜順的形象建構論華嚴宗的兩個階段
一、文殊與普賢在《華嚴經》的地位
二、杜順形象的轉換及華嚴宗宗派意識的興起
三、杜順作《法界觀門》說對華嚴宗的意義
四、華嚴宗的兩個詮釋階段:由智儼至宗密之間
五、文殊(智解)與普賢(願行)之交映
第五章 智儼、法藏、澄觀《華嚴經》注疏的疊映
一、從智儼、法藏到澄觀《華嚴經》釋經架構的演變
二、法藏《探玄記》對智儼《搜玄記》的繼承與改變
三、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對法藏《探玄記》的繼承與改變
第六章 華嚴「心性」思想的曲映──以天台及華嚴的交涉為線索
一、《華嚴經》的影響
二、佛性思想的影響
三、由空有中道融通到性相圓融的典範轉變
四、兩種唯心思想的解釋:存有學進路、禪觀實踐哲學進路
第七章 華嚴「法界」思想的正映與變映──從實踐論到存有論
一、「法界」一詞的涵義與演變
二、《華嚴經》「法界」思想的發展
三、華嚴宗的法界緣起
第八章 從頓教到禪宗──宗密禪教思想的變映
一、頓教與禪宗
二、宗密典範經典的轉移
三、宗密真心本體論對荷澤禪的詮釋與轉化
第九章 《華嚴經》菩薩行及其詮釋──行布與圓融的交映
一、《華嚴經》菩薩行的階位問題
二、《華嚴經》四十菩薩行
三、法藏的行布與圓融說
四、澄觀與宗密的菩薩行位說
第十章 結論──從《華嚴經》的宗教理想到華嚴宗的哲學詮釋
一、《華嚴經》「覺悟」思想的特色與義涵
二、華嚴宗的經典詮釋
三、宗密以禪攝教的實踐轉向:由漸修圓悟到頓悟漸修
四、回歸鏡映緣起論的華嚴學視野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郭朝順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現任佛光大學系佛教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佛教文化哲學、佛教詮釋學,著有《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佛教文化哲學》、《《華嚴經》四十菩薩行》等數種研究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