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尋 我的知識庫
唐朝著名詩人王之渙傳:白日依山盡、春風不度玉門關,散軼的兩千首詩篇背後,是吹不散的文人風骨

唐朝著名詩人王之渙傳:白日依山盡、春風不度玉門關,散軼的兩千首詩篇背後,是吹不散的文人風骨

作者: 糜果才
出版社: 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 2024/10/09
ISBN-13: 9786263949195
書店 1






內容描述


清廉正直,詩骨如蘭
以詩為志,以正為心
官微志遠,清風長留

不只是寫詩,他寫的是自己的一身風骨
不只是為官,他守的是心中的明公正道

  ▎孤高不屈,潔身自退
  王之渙為人剛正不阿,堅守正道。雖然身處腐敗官場,在面對貪婪權勢時,卻從未屈從於世俗權貴,更不願同流合污。在一次冤案中,他揭露真相,卻遭上司誣陷與報復,遭到流言蜚語的打擊。王之渙在重壓下深感官場黑暗,寧願效法陶淵明,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決意辭官,掛冠而去,保全自身的清白和尊嚴,為後世文人敬仰的典範。

  ▎清廉堅毅,文安風骨
  王之渙不只是傑出的詩人,同時也是廉潔奉公的好官。他微服私訪,明察秋毫,解決了霸占田地的問題;審狗破案,在百姓心中樹立了睿智的形象;倡導義學,攬下興辦民間教育的重責。透過一則則精彩生動的真人真事,這位千古偉大詩人的形象躍然於我們眼前,兩袖清風,公正無私。王之渙留給後世的不只是詩作,更是他的智慧及風骨。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不僅僅是登樓遠眺的意象,更是王之渙一生的寫照。無論是少年時期的熱血俠義,還是青年時期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志氣,抑或是晚年時期為官的公正廉明,王之渙突破自我設限,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登鸛雀樓》成為千古傳誦的詩歌珍品,亦在歷代文士的推崇中位居高點,足以見其影響深遠、經久不衰。短短二十字,字字鏗鏘有力,句句意蘊深遠,王之渙在詩中寄託了自己對人生的思考,成為他詩心千載、抱負無限的最佳詮釋。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出塞》不僅僅是一首描繪邊塞壯麗風光的詩篇,更是文人情懷與家國情感的凝聚。我們能在詩中看到壯麗的邊塞風光、戍邊士卒的忠誠與堅韌,更能感受王之渙對國土安寧的渴望。王之渙憑藉遼闊壯美的意境、深沉內斂的情感,瑰麗的想像和雄健的風格,以及對現實的反思,將壯闊的邊塞意象與深刻的情感內涵融為一體,真正做到了悲壯中見豪情,絕望中有希望,從而成為了唐代的邊塞絕唱。

本書特色

  本書旨在探討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的生平與詩作背景。作者遍訪歷史遺跡,追尋詩人的足跡,詳細考證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風貌。書中展現了王之渙詩作背後的時代環境和生活情景,解讀了其詩歌創作的靈感來源與詩風特色,將詩人及其作品鮮活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是一部兼具史料價值與文學鑑賞的傳記作品。


目錄大綱


第一章 聰慧幼年
第二章 遷居洛陽
第三章 啟蒙教育
第四章 孝聞於家
第五章 義彰於友
第六章 刻苦攻讀
第七章 初有詩名
第八章 登鸛雀樓
第九章 主簿任上
第十章 玉門聽笛
第十一章 詩友唱和
第十二章 出任縣尉
第十三章 詩星隕落
附錄一 王之渙年譜
附錄二 王之渙詩集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糜果才

  知名作家,男,曾用名糜光澤,筆名石樹,出生於1956年。先後當過農民、工人、書店視導員、編輯、記者。曾任雜誌主編,寫過300餘首舊體詩、幾百篇散文、數十篇報告文學,作品曾發表在各大報刊上,先後出版《驚世傑作》、《人生散記》、《愚齋隨筆》、《烽煙平型關》等9部著作。






相關書籍

顯微鏡下的大明

升級UPGRADE

日子伸出利爪我用隕石磨牙

慶餘年 第三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