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是靈魂的呼吸、愛的悸動,是真正的交談。
祈禱就是安排好地方,讓天主進入我們的生命。
「聽」這個動詞,是《聖經》中最重要的字之一。《舊約聖經》中出現了一千餘次,《新約聖經》出現四百二十五次,若和《舊約》相較,這是非常少有的近似關係。祈禱的美麗境界就在於聆聽:在主內靜默下來聆聽。
為什麼和天主的交談,卻是始於在天主內靜默呢?為什麼祈禱的大師都說,如果不知道怎麼聆聽,就無法進行對話呢?
聆聽天主,真正的涵義是「深刻留意,側耳傾聽天主的話」。第二層則是「默存在心中,反覆思想」。第三層含意則是「分辨」。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好好祈禱呢?其實,我們以為的認真祈禱,並不會出現在無風無雨的日子,每每在面臨種種困難,才會發生印象深刻的熱切祈禱。
每年只在過年期間去參拜廟宇,這種一次當作一年份的祈禱,或是興致來了、有空時才做祈禱,不能說不好,可是,如果地獄是凍結在痛苦之中的處境,那麼我們便能明白,為什麼對人而言祈禱是不可或缺的。祈禱是呼吸,沒有祈禱,我們不能愛,不去愛,我們不懂如何祈禱,祈禱和愛不可分開。
祈禱是在日常生活找到天主的方式,天主就是綠洲,隱沒在靈魂沙漠之中,透過祈禱,能穿過理智的黑暗,找到綠洲、看見天主。
就本質而言,祈禱是、也應該是非常單純的。為此,作者以0來象徵這個單純,而不以1,因為祈禱的根源不在於人,而在於神。這不是把神據為己有,而是在神內成為透明的。透過這些篇章,這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確信,不是神學解析的論著,而是分享一位亞洲基督徒樸實的靈修經驗。閱讀本書貧乏的字句時,希望讀者能從中把握所要傳達的訊息。
正如母親和小孩必須離開屋子,即使只為了十分鐘,用來品嚐單獨相處的喜樂,我們若要在繁忙的生活中(確實繁忙至極)真的祈禱,則必須打開裂縫,讓天主的光進入。與天主我們的父這樣「親密交談」,就是一般所謂的「心禱」。
關於心禱,神學家劃分為默觀和默想。不予考慮這個區別,我們能簡單地說,所有真正祈禱的根基是向另一位(即天主)開放。千利休是日本茶藝的創始人,他常說:「茶藝就只是煮好開水,倒入茶壺,然後喝茶,這樣的一件事。」同樣,我們能說,祈禱就只是在天主內失去自己。
◎作者精通佛學,能以東方人熟悉的語言,說明基督徒祈禱的精神。
名人推薦
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主任暨耕莘青年寫作會會長陸達誠神父
赤足加爾默羅會日本省會長保祿.九里彰(Rev. Paul Akira Kunori)
前東京上智大學神學院院長 P. Nemeshegyi Péter S.J.
宗教交談大師威廉.強斯頓神父(Fr. Willian Johnston 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