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當代作家常常以不同語言實驗,試圖擺脫粵語書寫深植於作家、讀者及學界「粵、白」二元分工的刻板印象及負面定位,再建構屬於它的審美特色、語言風格與論述框架。《都市大調與不能漏掉的佳作:論香港粵語書寫》嘗試總結及補充前人觀照當代香港文學粵語書寫作品的視野,將之置於更合適的研究框架,過程中先後觸及崑南、舒巷城、飲江、董啟章、陳浩基、劉綺華筆下跟粵語寫作相關的作品。這可以令粵語書寫作品的特色與價值得到重新審視及定位,更可為未來的相關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理論及參考資源。
都市大調與不能漏掉的佳作:論香港粵語書寫
內容描述
目錄大綱
序
陳智德:香港中文與粵語書寫的人文傳統
第一章
在引號和注釋之間:當代香港小説粵語書寫呈現形式管窺
第二章
戲謔、世俗與震驚:論飲江詩作的基督宗教符號與粵語運用特色的關係
附錄:明嘞,明曬──訪飲江
第三章
再思舒巷城作品的粵語書寫模式:以香港文學檔案及舒巷城文庫所藏之舒巷城夫人捐贈物品為例
第四章
新詩的「園圃」和「藝壇」:一九五○年代的香港報章詩歌專欄
第五章
本土關懷、社群互動及放眼世界:一九七○年代《香港時報.文與藝》新詩專欄現象管窺
《都市大調與不能漏掉的佳作》參考書目
編後記
李卓賢:陪走一段粵語書寫的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澤霖
文藝評論者及香港文學研究者。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曾任《字花》編輯及香港文學特藏研究助理等職務。研究興趣為當代華文新詩、文學語言運用及相關出版現象。近年致力整理香港文學粵語書寫概念,並研究相關論述與實踐。文章散見《字花》、《方圓》、《明報》及《聲韻詩刊》等。